为了让劳动教育在校园落地生根,镇江丹阳市中小学以“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基地建设为抓手,推动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立项,引领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拔节生长,结出学校劳动教育的累累...
为了让劳动教育在校园落地生根,镇江丹阳市中小学以“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基地建设为抓手,推动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立项,引领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拔节生长,结出学校劳动教育的累累硕果。
环境育人,浸润无声。为了营造浸润式的劳动教育环境,全市中小学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精心打造百草园、工具仓、自厨房、尚劳馆、桂花苑、枇杷林、荷花池、午餐堂等劳动教育场域,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场地与劳动课程有机融合、相得益彰,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劳动、收获成长。窦庄中心小学的“尚劳馆”集“一站五区”于一体,打造劳模工作站、劳动作品陈列区、文旅体验区、产业科技体验区、学习实践活动区、科技种植实验区。学校还积极建设校外劳动课程基地,助力学校劳动研学活动。
课程建设,落地有痕。全市中小学加强劳动课、劳动班会、劳动晨会、课后服务劳动时段活动等必修形态的课程活动,在“月、周、日、节”主题活动课程中,学校先后开展了“劳动月”系列课程、“开启春天耕种美好”春耕节及首届秋收节活动课程等。在华南实验小学,师生把劳动体验写出来,整理成《班级劳动漂流记》挂在班级教室的墙上。学校积极开展全学科劳育融合的专题教研活动,引导各学科教师编制了全学科劳动教育融合课程指南,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撬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榜样激励,引领成长。全市中小学遵循“劳动有榜样成长有力量”的劳动育人理念,开展了“找寻身边的劳模”系列活动。从全国劳模,到专业技能高超的获奖教师,到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学生们通过了解劳模的先进事迹,深刻体会“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以劳动教育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为学校教育赋能。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