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兴市各学校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做到知行合一。
近年来,泰兴市各学校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做到知行合一。
夯实课程阵地,让劳动教育“有底气”。各学校在设立劳动必修课基础上,打造因时、因地、因校、因人制宜的劳动教育课程。黄桥小学传承并发展本地“琴韵文化”,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聊小提琴、做小提琴、拉小提琴、赏小提琴。蒋华小学的孩子们聚集在食堂后方,将数学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地测量面积上,将生物课及美术课学到的知识用在作物选择和色彩搭配上,积极打造童趣农乐园。
丰富实践项目,为劳动教育“聚人气”。各学校在充分依托青少年实践基地开展研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立了“一校一品劳动基地”,给予更多学生充分参与劳动的机会。目前,该市已有泰师附小“空中百草园”、香榭湖幼儿园“萌宠大本营”、襟江小学“小小花生地”、新市小学“快乐农场”等众多特色劳动基地,深受学生的喜爱。
融入日常生活,让劳动教育“接地气”。各学校主张将劳动融入日常生活,与家长协作培养孩子们的劳动习惯和生活技能。东街小学呼吁家长陪同孩子制定每日劳动清单,并进行21天打卡行动。实验初中、第一高中等学校广泛开展“内务整理大比拼”“煎炒烹煮我在行”等主题活动,切实引导孩子担起家庭职责,学会自我管理。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