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实施学前教育“三项工程”。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质量实施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推动普通高中教育构建“育才立交桥”。实施高中布局优化、高中品质提升...
南京市教育局
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当好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
探路者和排头兵
狠抓优质均衡第一导向,着力优化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实施学前教育“三项工程”。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质量实施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推动普通高中教育构建“育才立交桥”。实施高中布局优化、高中品质提升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举措,全市域被立项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区”。
狠抓教师队伍第一资源,不断健全“四有好老师”培养体系。强调信念为根,聚焦培养新时代“大先生”,弘扬“行知精神”,传承“斯霞品格”,大力弘扬“爱的教育”,铸造新时代“四有好老师”队伍。强调师德为魂,抓好机制建设和宣传引导。创设了“南京教育好故事”“教师志愿者联盟”“名师公益大讲堂”等师德培育品牌。强调活力激发,办好教师实事。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文件为教师办实事,进一步让教师更有职业的责任感、幸福感。
狠抓改革创新第一动力,努力构建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积极深化依法治教新实践。针对基础教育发展实际,形成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2+X”格局,保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序有效进行。积极探索协同合作新机制。充分发挥在宁高校的优势资源,合作共建“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从骨干校长师资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培育等领域与在宁高校共谋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拓展民生服务领域。从2017年开始,全面推进小学“弹性离校”,中小学教室照明提升工程、学生营养午餐、厕所提升工程等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
淮安市教育局
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争当铸魂育人先锋
坚持以“新思想”凝聚“向心力”
深入学习“重要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深入践行“重要嘱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 的殷殷嘱托,把加强思政教育作为提升立德树人实效的灵魂工程。深入落实“重要回信”。淮安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为动力,扎实推进青少年学党史学习教育。
坚持以“一体化”构建“新格局”
推进思政联盟一体化。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联盟,构建“行政推进、专业跟进、分层行进”的工作机制。成立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教研中心。推进教育实践一体化。启动实施“广德育”建设工程,确立8个“德育+”路径,遴选幼儿园、小学、中学各100所作为项目基地校。推进家校社协同一体化。积极推进校内校外思政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延伸思政教育时空。打造“行走课堂”,建立39个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6条研学线路,推出红色文化打卡点30个。
坚持以“小切口”建设“大课堂”
建优机制汇集“大资源”。建立思政教育地方资源开发机制,着力用好红色革命资源,用活绿色生态资源,用深历史文化资源。建优队伍整合“大师资”。成立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德育专业委员会,举办德育教师高级研修班。建优载体打磨“大课程”。深化思政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融学课堂”教学改革,制定大中小幼思政课堂规范。
坚持以“创品牌”提升“含金量”
聚力打造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品牌。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我们都是收信人”“学党史、跟党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主题教育活动。聚力打造“周恩来班”育人品牌。深耕“周恩来班”创建活动23年。发起成立全国“周恩来班”创建联盟,形成了“周恩来崇高品质涵育时代新人”课程体系。聚力打造“新旅光荣传统”育人品牌。传承“一群小好汉,风云五万里”新安旅行团光荣传统,构建以“新旅”历史纪念馆为核心的“一核多点”青少年思政教育资源网络。
盐城市教育局
构建教师队伍工作体系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重抓第一资源,强化领导体系
树立重才导向,市委市政府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强化党建引领,把党建作为教育系统“第一工程”,创建“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实施学校党建领航项目和书记项目,创建党员示范岗。激发育人担当,市委市政府组织全市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根铸魂育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讲好教育故事、创塑育人典型。
围绕教学需求,构建引才体系
创新人才招引政策,出台“黄海明珠人才计划”,实施名校优生“汇盐行动”。广辟人才招引渠道,每年定期赴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重点高校开展宣讲,招录优秀毕业生。聚合人才招引力量,在知名高校设立引才工作站,常年开展人才引进工作。
着眼专业成长,优化培育体系
突出本土培养,与省内有关高校合作,实施“七年贯通培养定向师范生”培养项目。持续开展乡村定向教师培养,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本土优秀教师。强化专业培训,着力打造“领头雁阵”,辐射千所学校万名教师。优化梯次培育。实施中小学教师队伍“12345”梯队培养工程,实行滚动进阶培养。
致力激发动能,健全激励体系
深入实施《盐城市高层次教育人才考核奖励办法》,充分激发优秀教育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引导优秀教师扎根盐城教育。建立教师荣誉激励机制,构建综合、德育、教学和管理等四类激励体系,强化激励效应。
注重改革创新,完善用才体系
创新编制管理,让教师在减负中增能。探索构建编制动态调配机制。推进“县管校聘”,让师资在流动中盘活。有力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探索高中阶段教师交流办法,统筹同板块内教师资源。健全评价考核机制。修订高层次教育人才考核评分细则,突出对教学实绩、育人成效、群众满意度等考核评价。完善校长职级管理、任职聘用、岗位交流等制度,努力造就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实践成果丰硕、办学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
来源:南京市教育局、淮安市教育局、盐城市教育局
编辑:黄心、王筱
审核:谢雨辰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