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江苏教育>正文

    扬州市教育局“青少年茁壮成长工程”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

    :2018年06月06日
    扬州教育在线

    1.jpg

    6月5日,在全国第23个爱眼日来临之际,扬州市教育局“青少年茁壮成长工程”工作经验在教育部体卫艺司召开的全国青少年学生视力健康管理暨2018年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集中调研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是全国10家大会发言单位之一,是唯一非省会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另9家单位为3家省级、2家省会城市、2家县区级教育部门和2家小学)代表发言,也是江苏两家发言单位之一(另一家为省教育厅)。 

    2.jpg

    本次会议在湖北武汉市召开,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局局长毛群安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体卫艺处处长和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负责同志、部分地方和中小学校典型经验单位代表和部分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专家等近100人出席会议。 

    3.jpg

    扬州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朝勃代表市教育局发言,着重介绍了市教育局以实施“青少年茁壮成长工程”为抓手,有效做好学生的防近工作,得到王登峰司长等领导专家的好评。今年5月,我市初中学生体质抽测(2017年3月和2018年3月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分别随机抽测全市36所学校38个班级1589人和1591名初三学生)结果显示,男女生近视率分别下降3.96个百分点、4.07个百分点。 

    4.jpg

    5.jpg

    自2017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工程”。一是市委市政府将之列入1号文件。市教育局连续两年将之分别列入1号文件,会同市卫计委、市体育局专门出台《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会同市卫计委专门出台《扬州市学校卫生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二是创新教育计划。遴选160余件健康教育微课大赛优秀微课(含眼保健教育)建成了市中小学健康教育资源网,让全市60余万师生共享。在全市启动了“标准化医务室”创建工作,12所学校通过验收,配备2名以上持证校医,其中市直9所学校配备心脏除颤仪等设备。每年视力检查为学生体检必检项目,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三是落实减负计划。严禁小学、初中学校分别要求学生8:00前、7:30前到校。去年秋学期起,市直初中学校利用下午放学后学生弹性离校时间,每天开设一节足球等社团活动课。四是实施健身计划。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每天至少安排一节体育课或体育活动课,并至少安排一次体育大课间。每年开展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足球、游泳、武术等10多个项体育竞赛。出台《关于深入开展扬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实施意见(2016-2020年)》,并明确奖励办法。县县成立校足办,为全市近400所中小学每校至少培训1名足球教师,创成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92所。创成市首批“人人会打篮球”的校园篮球特色学校21所,8所学校入选首批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五是构建长效机制。建立义务教育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为必测项目,将排名结果列入各县(市、区)政府和教育部门年度综合考评,对连续三年学生体质下降的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进行问责,对测试排名前列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学校分别奖励1-5万元。从2017级新生开始,将耐力跑列入体育中考必考项目,足球、篮球和排球列入选考项目。建立创建奖励制度,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年根据考核分别奖励0.2万-5万元,市校园篮球特色学校每校奖励2万元,省健康促进金牌学校每校奖励2万元,市直市中小学标准化医务室每校奖励5万元。市财政每年拨款40万元,给市直学校学生统一购买“校方无过失意外伤害险”。市教育局开展国家级重点课题《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扬州市义务教育段学生健康提升的实证研究》研究,各县(市、区)教育局分别开展该课题6个子课题研究,“青少年茁壮成长工程”入选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文⁄宋聪乔&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6月 5日 全国 来临 之际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