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江苏教育>正文

    第二届江苏省MBA案例大赛来了!

    :2018年07月02日
    江苏教育发布

    为推动江苏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提升研究生创新精神、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我省决定开展第二届江苏省MBA案例大赛。大赛的一些主要内容如下——

    为推动江苏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提升研究生创新精神、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我省决定开展第二届江苏省MBA案例大赛。大赛的一些主要内容如下——

    一、赛事主题及选题方向

    赛事主题:创新转型,高质发展。

    案例选题方向:

    1. 新理念(如共享经济、绿色发展);

    2. 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智能机器人);

    3. 新产品(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

    4. 新技术、新工艺(如新能源、高端制造);

    5. 新业态(如传统产业和“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相结合的转型升级、平台经济);

    6. 新模式(如混合所有制、产业生态链);

    7. 新制度(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社会型企业);

    8. 其他相关方向(自选)。

    二、赛事安排

    大赛全程分为初赛、晋级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一)参赛院校报名

    时间:2018年6月30日前

    (二)对参赛团队进行案例编写和分析的技术指导

    时间:2018年7月6日前

    组委会举办案例撰写与分析相关专题讲座,提供赛前技术指导。

    (三)参赛院校组建团队撰写案例和分析报告

    时间:2018年7月7日—8 月31日

    各参赛院校自行组建团队,针对组委会所公布的案例选题方向开展实地调研、搜集整理素材、撰写案例并提出分析解决方案。 

    (四)初赛

    时间:2018年9月1日—9月25日

    各参赛院校自行组织校内选拔赛,选出≤2支团队参加晋级赛。

    (五)发送晋级赛报名通知

    时间:2018年10月1日

    组委会向参赛院校赛事联络人发送晋级赛参赛报名表和参赛案例资料格式要求。

    (六)参赛团队报名

    时间:2018年10月9日前

    (七)晋级赛评审

    时间:2018 年10月10日—10月30日

    (八)决赛参赛作品发布

    时间:2018年11月1日前

    由大赛组委会将所有入围晋级赛的匿名参赛作品(案例及分析报告)以电子版形式发送至进入决赛院校赛事联络人邮箱,供参赛团队分析对手参赛作品为决赛现场 PK 做准备。

    请各院校在11月1日后查阅邮件。如未收到邮件, 请及时联系组委会工作人员。 

    (九)决赛上台队员名单确认及案例陈述方案提交

    时间:2018年 11月10日

    (十)决赛上场次序及组别抽签

    时间:2018 年11月11日

    (十一)决赛现场答辩

    时间:2018 年11月11日

    三、参赛要求

    (一)参赛形式

    各个院校以团队形式参赛,全队人数不超过 10 人(含 1~2名指导教师),其中4名学生现场答辩,其余人员为后援支持,大赛组委会将按照参赛报名表发放参赛人员证件和获奖证书。

    (二)参赛资格

    参赛队员原则上应为在读 MBA 学生。如队员身份在参赛院校报名之日前为在读 MBA 学生,在晋级赛或决赛阶段已经毕业,仍有资格继续参赛。

    (三)队伍数量

    每所院校报送参加晋级赛的参赛团队数量≤2 支。参赛队伍请用“学校:队伍名称”命名。

    (四)案例授权

    参赛队伍提交的案例、案例分析报告及现场演示所用PPT均默认授权大赛组委会作为大赛资料进行存档。大赛结束后,组委会将对优秀案例汇编成集。

    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作品,不涉及任何与他人冲突以及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凡涉密作品,应进行脱密处理。

    四、奖项设置

    (一)团队奖项

    特等奖(1支队伍)

    一等奖(2支队伍)

    二等奖(4支队伍)

    三等奖(若干)

    (二)个人奖项

    最佳风采奖(决赛团队总数的50%)

    最佳指导教师奖(特、一、二等奖团队指导教师)

    优秀指导教师奖(三等奖团队指导教师)

    (三)院校奖项

    最佳组织奖(2个院校)

    (四)企业奖项

    优秀案例企业(若干,入围决赛的案例企业均可获得)

    请各有关高校高度重视、广泛宣传,积极发动、认真组织相关专业研究生参赛,充分发挥大赛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推动作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赛学结合,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推动 江苏 研究生 教育 培养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