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江苏教育>正文

    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江苏篇 | 江苏:培养造就“苏派教育名家”,实现教师专业突破性发展

    :2025年02月26日
    江苏教育发布

    近日,江苏入选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名单,共有10个案例入选。江苏省教育厅启动“培养造就苏派教育名家”和“实现教师专业突破性发展”工程,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打造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

    近日,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名单公布,江苏共10个案例入选。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江苏教育发布”开设专栏,通过视频、图片、文字全方位展示各地各校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效与创新经验。今天,来看江苏省教育厅“培养造就‘苏派教育名家’ 实现教师专业突破性发展”(入选“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类别案例)——

    培养造就“苏派教育名家”

    实现教师专业突破性发展

    江苏省教育厅

    1

    奏响序章:有组织的教师发展

    江苏教育家精神源远流长。自2009年起,江苏省率先启动“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了200位教育名家。2020年,省教育厅启动“‘苏教名家’培养工程”。该工程每年从正高级或特级教师中遴选50名优秀教师,计划到2030年遴选500人。工程的实施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价值引领,以“九大修炼”为培养内容,以“六个一”为目标定位,以“领航行动”为辐射平台,以“暑期学术周”为提升路径。目前,已有250名教育家型名教师、名校长、名专家在培,其“访百县走千校助万师”活动辐射全省近24万名教师,并在多省份开展帮扶活动。

    2

    谱写旋律:有系统的协同谋划

    工程由省级层面统筹谋划,以建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为目标,围绕教育家精神,系统设计培养“四有好教师”和“四个引路人”的路径,细化“六要”素养要求,精准定位培养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体系等,培育时代“大先生”。

    在个体与团队发展方面,工程遵循“名师(名校长)—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教育教学团队—教育教学共同体—名家教育教学流派”的成长路径,实施“九大修炼计划”,提升教师学术素养和实践水平。在机制建设上,工程采用导师制、项目引领制、挂钩薄弱学校制和动态考核制,为教师提供精准支持,助力其在教育上找准定位。在模式创新方面,构建“个体+群体”跨越式成长模式,制定个性化“目标责任书”,破除“五唯”评价模式,遴选和考核时聚焦教育贡献度,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发教师创新精神。

    3

    和声悠扬:有体系的提质扩优

    工程通过三大举措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一是直面职业倦怠,以目标驱动和教育家精神为核心,建立“苏教名家”专业发展支持系统,通过导师榜样力量和同伴共学机制激发教师成长动力,让教师重拾教育初心。二是打通专业成长“最后一公里”,聚焦实践、聚集方法的示范引领,采用“导师制”帮助教师提炼教育教学主张,并凝练为教学理论,实现从个体智慧到群体共识的转化,并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师德,助力教师自觉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型。三是扩大优秀教师比例,通过日常浸润、项目赋能等策略实现教师个体突破,借助“区域领航活动”“名师工作室”等扩大辐射影响,带动团队和区域教育发展,同时组建综合指导团队,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系统反思,优化教育生态。

    4

    成就经典:有力量的实践样本

    江苏省通过“苏教名家”培养工程,构建了一体化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了政府、专家、个人、省市协同、团队共进的培养模式,搭建了从省级到区县级的人才培养梯队,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更高平台。同时,工程推动省域教育资源共享,通过挂钩薄弱学校、支教送教等活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流动,推进教育公平。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培养工程取得显著成果,如第一期培养对象中多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主持大量课题,发表高水平论文,形成多项教改经验,展现了教师的专业担当。此外,工程还形成了江苏基础教育的示范性样本,如张齐华的“社会化学习”等创新理念在全国推广,提升了江苏教育在全国的影响力,让更多孩子受益于优质教育。

    5

    “他曲”传唱:有影响的发展品牌

    “苏教名家”培养工程通过高标准定位、高效率协同和高质量达成,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列入省委最高规格基础教育人才工程,由省教育厅统筹管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并成立领导小组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建立省市协同管理机制,明确各级教育局和所在单位的职责,为培养对象提供全方位支持,形成团队合作优势。三是以教育实践问题与需求为引领,强化组内外学习交流,利用导师与学员的学科、年段、区域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使培养对象成为优质资源的“生产者”,助力教师在教育领域自由发展。

    未来,要进一步做强“苏教名家”品牌、持续扩大培养工程影响力。成立“苏教名家”工作室和“苏教名家”教育教学研究室;选派“苏教名家”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教育科研机构和知名中小学校进行访学,把积累的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组织系列“对话苏教名家”学术活动,把“苏教名家”培养工程打造成江苏教育乃至中国教育的靓丽品牌。

    来源:基教处

    编辑:王筱

    审核:范文 许南欣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近日 2024 年中国 基础教育 创新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