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江苏教育>正文

    2018儿童安全事故大盘点:这8大隐患正在威胁孩子的生命安全

    :2018年11月18日
    凯叔讲故事

    近,一则安全事故很扎心:

    江西一名13岁男孩将身体探出汽车天窗,通过高速路限高横杆时,他的身体与限高横杠发生碰撞,当场身亡。

    危险猛于虎,凶恶又无情。

    儿童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莫过于父母的疏忽、疏忽、疏忽!

    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2018年最新发生的8大儿童安全事故,再次给父母们提个醒。

    安检机,儿童事故新「网黑」

    在广州地铁某站,一个小朋友趁妈妈没注意,钻进了安检机。

    暂且不说安检机内的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对于好奇的孩子来说,它真的会「咬人」。

    2018年3月,南京地铁4号线,一名3岁男孩将小手放在安检机的传送带上,导致4根手指被卡在了传送带和滚动棒之间。

    很多孩子过安检机,好奇地这儿摸摸,那儿抠抠,结果有的被卡住了胳膊,有的被夹住了手掌,还有的被夹住了腿。

    对孩子来说,安检机有3个部位十分危险,一旦被「咬住」,很难挣脱。

    它们是:安检机的传送带边缘处、传送带中间地带及底部。

    家长带孩子过安检机时,一定要抓牢他们的手,不乱摸,不乱碰。

    一旦被夹,要紧急按动安检机上部的红色制动按钮。

    潜藏在孩子身边的「隐形杀手」

    2018年5月,贵州毕节一名6岁男孩用打火机去烧涂改液的瓶子。结果,瓶子爆炸,涂改液喷溅到男孩身上,致脖子、胸口、脸多处烧伤,烧伤面积达30%。

    涂改液竟然会爆炸?

    是的。

    它的主要成分中有甲基环己烷和环己烷,遇到热源和明火就有爆燃的危险。

    有实验在纸上抹了涂改液,用明火一接近,立即燃烧起来。

    如果孩子在使用涂改液,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

    远离明火;

    不跟皮肤直接接触;

    不在密闭空间长期使用。

    除了涂改液,干燥剂也是个「隐形杀手」!

    2017年8月,8岁的男孩小飞将零食袋里的干燥剂放进饮料瓶里,发生了爆炸。他的右眼被碱性液体侵蚀,眼球被溶,终生失明。

    这种干燥剂就是生石灰干燥剂,遇水后会产生氢氧化钙,瞬间释放巨大能量,轻轻松松夺去孩子的健康。

    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涂改液和干燥剂都不是玩具,千万玩不得!

    健身器材成「吃人」用具

    很多小宝宝都在玩健身器材,可它却是儿童伤亡事故的重大元凶。

    2018年2月,5岁男孩小龙在玩健身器材中的翘翘板时,大拇指被压,第一个指节全部被碾碎了。

    广州一名5岁男孩被健身器材卡住头部,无法拔出,消防官兵只能用无齿锯锯开钢管。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身高低于1.4米、12周岁以下儿童使用时,一定有专人陪同看护。

    当然,最好就是远离,坚决不玩!

    (不要这样玩,很危险!)

    莫把自动扶梯「当马骑」

    商场、超市的自动扶梯虽然方便,但一个疏忽就会变成「杀人扶梯」。

    2018年8月,湖北孝感某商场,一名3岁男孩悄悄爬上扶梯扶手。

    旁边按摩椅上的妈妈发现了情况,起身去抓孩子,可已经来不及了。男孩从商场3楼坠落到地下一层,当场死亡。

    不要让孩子在扶梯口独自逗留、玩耍,单独乘坐扶梯。

    乘坐扶梯时要紧紧抓住孩子的手,勿要探头、探脑、探身,勿乱摸。

    莫让「杂物」成「夺命物」

    2018年10月,广西民族医院急诊收治一名2岁幼童:头上竟然插着一个手机充电插头。

    原来,孩子从床上滚下来,正好头部落在充电器头上,造成头骨凹陷性骨折,差点伤到眼球。

    医生问起充电器为什么会丢在地上,孩子父母竟一时语塞。

    2017年9月,一名1岁7个月的孩子举着筷子边玩边跑,不小心摔倒,不锈钢筷子插进了眼睛,进入了颅脑。

    据统计,我国4岁以下儿童的头部意外伤害,60%~80%发生在家中。

    尤其刚会走路的宝宝,探索欲强,家里的一些危险物品,如菜刀、剪刀、筷子、药品等,一定要收好、锁好,不要等意外发生才追悔莫及。

    阳台防护栏卡头真要命

    2018年8月,宝鸡一名三四岁的男孩头部被卡在2楼窗户的防护栏上。当时父母都不在家,奶奶出去买菜了。过路人看到后,想办法将他解救,真是惊险。

    2017年2月,一个小女孩身体悬空在防护窗的栏杆中间,情况危急。事发时,妈妈出去买菜,女孩睡醒后搬了凳子爬上阳台,因为雨天湿滑,就坠落在栏杆处。

    即使窗户装了防护栏,也不要让孩子在窗边玩耍,且要给防护栏底部加装挡板。无数教训警示我们:

    千万不要把孩子一个人单独留在家里,哪怕是几分钟都不行!

    恶狗猛于虎,伤害孩子不留情

    2018年9月,一名男孩跟家人散步,突然被冲出来的一条黄色土狗撕咬。男孩注射了狂犬疫苗,但在第13天,距离打第4针还差2天时,突然狂犬病发作死亡。

    孩子身形瘦小,对狗没有震慑力,如果注视或逗引,会让狗觉得受到威胁,极易发生撕咬。

    2018年7月,淳口一名4岁男孩被狗咬了头部,血肉模糊,伤势惨重。

    2017年5月,妈妈上街买米的功夫,1岁4个月的男宝宝被家养的小狗咬掉了小鸡鸡。

    带孩子出门遇到狗,无论有没有绳子拴着,都要紧紧拉住孩子的手,更不要为锻炼孩子勇气,故意去招惹。

    对于毫无抵抗力的2岁以下的小宝宝,更要严加看护。

    一旦孩子被狗咬,无论伤口大小,一定要去打狂犬疫苗,最好在被咬后24小时之内接种。

    异物入体,危害很大

    11月3日,南京一名4岁女孩吃棒棒糖时,不小心将塑料棒棒咽了下去。

    三天后,棒棒还是没随大便排出来。

    经过CT检查,原来6厘米长的棒棒横在了胃窦部,最后经过内镜手术取了出来,差点造成胃穿孔。

    医生说,孩子们吞下去的异物简直五花八门:纽扣、硬币、螺丝帽、药片、玻璃球、首饰等,尤其磁铁、电池等最危险,极易在体内互相粘连,造成胃肠穿孔。

    身为父母,我们要做到:

    仔细检查孩子的玩具有无小零件脱落;

    小生活用品、家里的药品要放入抽屉锁好;

    垃圾桶要及时倾倒;

    对6岁以下的孩子做好安全教育;

    一旦孩子吞食异物,最好能去医院做检查,明确异物和异物位置。

    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近20万名0~14岁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平均每天有500多个孩子遭遇生命危机。

    作为父母,想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要做到三点:

    对各种安全隐患有所了解和预知;

    在陪伴孩子时,做好全方位的防护;

    及时、全面地给孩子做好安全教育。

    文⁄宋聪乔&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最近 一则 安全 事故 江西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