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止校园欺凌、建设平安校园
  • 江苏自考报名-南京网络教育-教育培训--江苏教育黄页
  • 小宋通信商铺江苏移动手机套餐优惠多多
  • 司法考试 公务员考试 PHP教程 自考 注册会计师 会计证 统统免费下

打造“AI+教育”改革发展新生态!来看这场发布会→

:2025年05月09日 江苏教育发布
分享到:

省教育厅近日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方案》提出,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全学段,进行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将人工智能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省教育厅于近期研制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5月9日,省教育厅在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相关内容和下一步工作考虑作详细介绍。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作综合发布,一起来看——

djEvTjgxMFhSX2JsNTYyaHJMZXduVFVFXzdubEJIbGdaYWg1RWF2ei10ZXdZQTRhclVCcENfM2t2bjQyNkRMaVNpVlJ1Ri05TE9aSTRvaVl0RWlDM1JxSjFfNl9ya2oxaXk1bVZqR01XNzhoSjQ9.jpg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井喷爆发,在各行业广泛应用,显现出强大的改革赋能效应。对教育高质量发展而言,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是应用层面的问题,更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深远影响,将推动教育系统性重构和历史性变革。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将人工智能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省教育厅于近期研制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下面我就有关内容作简要介绍。

一、《方案》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一)贯彻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的重大工作部署

2024年3月,教育部启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立项建设了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并布局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学院,全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改革创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教育领域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有关工作要求,特出台此《方案》。

(二)适应人工智能为教育发展变革带来新机遇新挑战

人工智能(AI)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教育领域发展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正在不断重塑学校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态、资源建设配置以及管理评价模式。江苏是教育大省,在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改革创新方面理应主动作为、创新求变,助力全省教育战线内涵建设提档、转型、升级,切实发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务。

(三)打造数智驱动的“AI+教育”改革发展新生态

人工智能使得大规模的个性化学习、精准化教学、科学化管理成为可能,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更加强调知识为基、价值为先、能力为重,学校的育人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必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方案》致力于推动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教材、教学体系智能化升级,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学段、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助学、助教、助研、助管、助国际交流,打造江苏“AI+教育”改革赋能新生态。

二、《方案》主要内容

(一)总体目标

《方案》提出到2027年总体目标是:形成国内一流、江苏特色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实践模式。其中基础教育阶段的目标关键词是“率先普及”,即在全国率先普及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高等教育的关键词是“一流”“突破”,即打造一流人工智能学科专业集群,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取得重要突破;支撑体系的关键词是“能力”“水平”,即建成国内一流的算力平台支撑能力,提升教育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二)主要任务

《方案》分为八个部分、共二十二条,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科技创新、资源建设、教育治理等方面。

基础教育的重点任务是全面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聚力构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新样态。明确将启动研制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指导意见,分类指导并逐步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纳入地方课程,充分发挥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省级人工智能实验区和实验校的引领示范作用,并针对农村学校和特殊教育,实施“AI教育普惠计划”,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职业教育的重点任务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能力,引导产教协同育人模式变革。强调支持高校聚焦江苏“1650”产业体系,校企共建一批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实践基地、产业学院和产教融合共同体,将人工智能核心技能融入专业课程,积极开发“岗位能力+人工智能能力”的模块化课程,推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等教育的重点任务是加强“人工智能+”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大力培养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要求高校要依托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学科交叉中心、品牌专业等平台项目,进一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打造若干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领域优势学科和品牌专业集群。同时依托省级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等平台,推进本研贯通培养和“人工智能+其他专业”的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打造“人工智能+”育人场景和优质课程资源,大力培养人工智能创新型、技术型人才。

三、《方案》的主要特点

(一)构建全面改革生态

围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聚焦师资队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教育治理等重点领域,针对不同学段和领域的特点和需求,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和实施路径,致力于构建全要素融入、全学段覆盖、全链条贯通的改革生态。

(二)强调措施落地见效

《方案》提出的重点工作任务,既立足当下,也追求长远,通过细化省级层面具体指导政策及各地市、各类学校的工作要求,明确各方主体如何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引领带动教育彻底变革发展,力求做到每一个目标都能对应预期可见进展,每一项举措都能落地产生实效,每一方主体都能切实履职尽责。

(三)体现赋能创新发展

体现江苏贯彻落实中央最新指示要求,跟进人工智能最新前沿技术发展动态,立足江苏教育大省、经济大省全国地位,聚焦赋能增效,着力推动无人系统、智能芯片、具身智能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关键技术深度融合教育发展改革创新,同时充分发挥政企校研协同联动作用,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考虑

一是构建“1+N”改革工作体系。抓紧研究出台各领域、各学段具体的行动计划(意见、方案等),加快构建具有江苏特色、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工作体系。

二是启动相关重点项目建设。建设一批省级人工智能实验区和实验校,在高校遴选一批人工智能助教、助学、助管、助评案例,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各学段的融合应用。

三是部署各地各校贯彻落实。鼓励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抓好《方案》各项举措落地生效,定期开展总结分析,全面梳理、分析、交流建设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和模式,争取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改革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来源:高教处

编辑:王筱

审核:范文 许南欣

[我要纠错]
[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
关键词: 深入 学习贯彻 总书记 关于 人工智能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打造“AI+教育”改革发展新生态!来看这场发布会→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