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江苏教育>正文

    “现实版”本草奇遇记,南京三校师生跨界解锁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年05月12日
    紫牛新闻

    5月11日,南京中医药大学淡安书院携手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天元书院,在江苏省宜兴市太华镇,联合开展 “上春山・采药去・共话新农村” 野外实践活动,以别开生面的方式,深入探寻中医药文化...

    5月11日,南京中医药大学淡安书院携手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天元书院,在江苏省宜兴市太华镇,联合开展 “上春山・采药去・共话新农村” 野外实践活动,以别开生面的方式,深入探寻中医药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密码,吸引了40名师生参与。

    活动首站,师生们走进江苏九香茶业有限公司。制茶车间里,茶香四溢,在制茶师的悉心指导下,师生们观摩绿茶与红茶的加工工艺,沉浸式体验传统茶文化如何在新农村产业振兴中焕发新生,完成从古老技艺到现代产业的华丽转身。随后,众人的脚步穿梭于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驻足龙珠水库,实地考察生态工程的精妙;在太华富硒文化中心,聆听富硒产业专题讲解,从红色教育、生态保护到科技助农,全方位构建起多维认知体系。

    “这是重楼,又叫‘七叶一枝花’,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的功效,当地老百姓常用它来治疗毒蛇咬伤。在野外已经不多见了。”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资源与鉴定党支部胡杨、张瑜和田方三位老师的带领下,三校师生分组踏入太华镇茂花村采药基地。

    山林间,学生们化身 “采药小达人”,爬山辨识、挥镐挖掘,车前草、虎杖、金银花、黄精、艾草等 30 余种药用植物,在老师的指引和讲解中揭开神秘面纱。同学们系统掌握了这些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境要求、鉴别要点及药用价值,让中医药文化在山野间 “活” 了起来。

    这场充满活力与创意的野外实践活动,在同学们心中激起千层浪。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的任樱枝同学惊叹,“宜兴富硒产业把自然资源变成经济动能,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赋能与品牌化思维,这简直是新农村建设的‘宝藏样本’!” 南京医科大学天元书院的端木祥源同学感慨:“作为西医学生,这次野外实践彻底刷新了我对中草药的认知,原来普通植物里藏着大学问,这让我对中西医协同发展有了全新思考。” 南京中医药大学淡安书院的王妙言同学也分享道:“脚踩泥土辨识本草,我真切感受到天人合一的传统医理,中医药文化传承既要学好理论,更要扎根乡村实践。”

    据悉,南京中医药大学淡安书院、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与南京医科大学天元书院自2024年11月起开启党建共建新篇章。此次三院联培实践是在高质量党建共建引领下开展的新型教学实践,采用“校-企-地”协同育人模式,创新打造了“红色基因传承+传统文化赓续+生态文明教育+乡村振兴实践”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它不仅实现了校际优质教育资源的互通共享,更为青年学子搭建起认知乡村、服务三农的广阔平台,为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拔尖人才开辟出全新路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王赟

    校对 王丽丽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5月 11日 南京 中医药 大学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