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校园足球联赛展现青春风采,构建支撑体系、完善培养体系,推动校园足球发展。
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赛场上来自校园的“青春力量”格外引人注目。球员们顽强拼搏、奋勇争先,既展示了江苏校园足球的发展水平,诠释了“以体育人”的教育内核,也映照出全省校园足球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本届“苏超”赛场上,516名参赛球员中,教育系统师生共275名(学生217名、教职工58名),占比53.3%。苏州大学的纪振勇、陈绍强等学子在球场上镇守龙门、攻城拔寨;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培养的球员占据“苏超”南京队的半壁江山;宿迁大兴中心小学、三棵树小学走出18名“草根球星”;17岁的“门神”严子航、开场仅78秒进球的“闪电高中生”寇程等一批球技与品德修养兼优的校园足球健儿迅速走红,成为赛场上的耀眼明星。
01
构建支撑体系
筑牢发展根基
近年来,江苏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全力构建校园足球支撑体系。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发力,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整合优质资源,形成推动校园足球发展的强大合力。目前,全省共建成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376所、足球特色学校2785所、试点县(区)14个、“满天星”训练营6个、试验区2个,3所高校获批新增本科足球运动专业布点,数量规模居全国前列,以点带面提升校园足球整体水平,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02
完善培养体系
激发发展活力
以“全员普及、全程培养、全面发展”为目标,江苏在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方面多措并举。在教学安排上,实施足球特色学校“六个一”行动(每人一个足球、每天一次足球活动、每周一节体育课、每班一支足球队、每月一次足球比赛、每学期一次足球文化节),鼓励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开发特色课程。竞赛体系日益完善,连续28年举办的“省长杯”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参与学生超100万人次,实现了省市县校全贯通、大中小学全覆盖。2024年总决赛直播播放量超800万次,2025年在高中男子组试点主客场赛制,品牌效应逐步凸显。在人才培养上,以全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为抓手,努力打通小学、初中、高中整建制升学渠道,支持高校招收优秀足球人才,今年就有3名来自苏州吴县中学的“苏超”球员被苏州大学录取。
03
创新保障体系
优化发展生态
为给校园足球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江苏以“场地、师资、经费”为关键,构建立体式保障网络。近5年,全省新扩建校园足球场580片,改善运动场地600余万平方米,打造“一校一品”足球运动空间。在师资建设方面,采取多元模式培养教练员和裁判员,累计培训教练员1.2万名、裁判员6000余名。在经费保障方面,建立“财政拨款+社会赞助+赛事运营”的多元投入机制,“省长杯”联赛吸引了卡尔美等企业长期赞助,形成了“以赛养赛”的良性循环。
04
打造交流体系
提升国际影响力
江苏还积极打造校园足球交流体系,以承办国际赛事为核心,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人才互动。苏州成功申办2026年第二届国际中体联足球世界杯,在高标准推进赛事筹备基础上,筹办足球文化交流周、国际球员交流课等配套活动,进一步拓展校园足球国际影响力。同时,引入国外先进足球教学资源与管理经验,鼓励省内高校、中小学与国外知名足球院校、俱乐部建立合作,通过联合办学、课程共建、师资互派,推动校园足球教学、训练体系与国际接轨,积极支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参与跨国友谊赛、线上足球文化节等国际青少年足球交流活动。此外,通过选派裁判员参与国际执裁、选拔学生志愿者开展跨文化交流等方式,培养了众多具有国际视野的足球人才,南京体育学院与中国足球协会签约共建中国足球裁判学院。
展望未来,江苏校园足球的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随着支撑体系愈发坚实、培养路径持续拓宽、保障网络不断完善,这片沃土上必将孕育出更多兼具竞技实力与品格力量的足球少年。我们期待,在“苏超”“省长杯”的绿茵场上,能见证更多青春飞扬的瞬间;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江苏校园球员能带着中国足球的朝气惊艳亮相;更期待,从校园走出的每一份热爱与坚持,都能汇聚成推动中国足球前行的澎湃动力,让足球种子在更多角落生根发芽,绽放出属于新时代的体育光芒。
来源:江苏新闻
编辑:王筱
审核:崔婕 王素娟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