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开班2025江苏省高校新生团体辅导培训,助教师掌握生活适应、人际交往辅导技能,以减轻学生焦虑、增强归属感。
8月22日,2025江苏省高校新生团体辅导专题培训在东南大学正式开班,来自全省82所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共赴一场温暖的助人旅程。
记者了解到,本次培训为期2天,同步设置1晚专业督导,以“精准回应新生成长痛点”为核心,紧扣“生活适应”和“人际交往”两大新生适应期核心主题。在实施形式上,采用“分组教学”模式,确保每位教师既能深度参与活动设计,又能沉浸式感受学生视角。培训融入艺术表达、认知行为、心理情景剧等多元技术,通过案例研讨、角色扮演、方案共创等环节,实现“从理论理解到技能内化”的转化。
东南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赵剑锋表示,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是实打实能帮助到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同时又略显懵懂的新生快速“破冰”、找到归属感、缓解初来乍到焦虑的“法宝”。“我们‘法宝’练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新生能不能顺利度过大学第一关,这次培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更新、技能的切磋,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共担。”
“之所以开展团体辅导,是因为我们发现在大学生群体当中,社恐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不愿意跟别人打交道。经过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连结和互动能够大大降低学生的抑郁风险和焦虑风险。”此次培训师、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成雪峰告诉记者,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促进学生心理成长、增强团队协作的重要手段,在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中作用显著。
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的高文老师说,这些培训方法都是量身定制的“实战演练”,她希望掌握一套科学、系统、可操作的团体辅导方法,切实提升自己应对学生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班仪式现场,江苏省教育厅学生处副处长张丽娜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深入了解当代学生特点,准确把握团体辅导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应局限于被动等待求助的传统模式,要主动深入学生群体,以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方式提供心理支持,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情感交流。“希望各校压实责任,将新生团体辅导纳入开学教育必备环节,实现全覆盖和规范化运作。最终目标是建立机制、促进长效,以团体心理辅导为起点,构建筛查、干预与跟踪的闭环机制,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学生心理支持体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王赟
校对 陶善工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