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路小学足球成绩优异,培养众多人才,云龙区推进校园足球,完善保障体系。
“带球要抬头,别光看脚下”“稳住再传,左路、传左路”……近日,徐州市解放路小学的足球场激情四射,场上的小球员全力驰骋拼抢,场边的教练紧盯球场不时指点球员,场外的观众热情地呐喊助威。在大家的注视下,小球员们全身心投入,挥洒汗水、刻苦训练。
作为一所全国足球特色学校,解放路小学有着深厚的足球运动底蕴:2021至2024年,连续4年夺得徐州市“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男子甲组总冠军;2019年勇夺“省长杯”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乙组冠军,2020年获亚军,2023年获季军,2024年再次斩获亚军。“解放路小学的亮眼成绩是我区校园足球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多年来,我区深入推进校园足球工作,以‘校长杯’‘区长杯’等赛事为起点,努力探索校园足球人人参与、社会力量积极助推、训练体系不断完善的特色发展路径。”徐州市云龙区教育局局长陈红艳说。
“在今年的‘苏超’比赛中,徐州队表现优异,目前暂列积分榜第二名。徐州队的康文博、历广鹏、韩亚霖等18名球员,都是我区解放路小学、津浦西路小学等学校的毕业生。”据云龙区教育局副局长辛跃武介绍,除了“苏超”队员,多年来,该区还为省级以上足球队培养输送了近百名优秀足球后备人才,津浦西路小学就输送了孙可、宋思橙等多名国家队运动员。
记者采访了解到,云龙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校园足球工作,围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一目标,区政府成立体教融合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区领导牵头,教育局、文体旅局等部门参与,构建起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组织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全区将校园足球作为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从师资配备、场地建设到赛事组织,给予全方位引领保障。以场地建设为例,全区36所中小学校,目前已建成标准11人制场地7块、8人制场地21块、5人制场地8块、笼式足球场地6块,实现了每所学校至少有1块足球活动场地的目标。
“为充分发挥赛事的育人功能,我们还积极构建完善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抗挫能力,让学生在比赛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辛跃武告诉记者,自1992年起,全区每年都会举办一次中小学生足球比赛,特别是2015至2024年的“区长杯”校园足球联赛,更是实现了区属学校100%参与。校校有队伍,班班有活动,人人能参与,为云龙区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秉持“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策略,云龙区鼓励各校立足实际,挖掘自身潜力,培育具有深厚底蕴和广泛影响的足球特色项目。如汉景小学打造的“文武足球”项目,将汉代蹴鞠文化融入训练日常,开设足球礼仪、战术沙盘推演等特色课程,该校的校园足球队独创出“三线联动”的实战防守阵型;黄山中心小学以“山品育人”为核心,探索“攀登者足球”课程体系,校队以“敢拼敢闯”见长,该校的“五人制闪电进攻”战术课程被列为全区示范课例。
解放路小学校长郑晓薇介绍说,为持续擦亮足球特色品牌,学校着力构建面向全体、兴趣导向、专业提升、赛事引领的“普及+提升”双轨并行体系,以足球进课程、足球进活动、足球进文化的“三进”模式推动校园足球运动普及。在将足球纳入体育必修课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包含足球元素的特色大课间活动,如足球操、绕杆接力、趣味射门等,为不同兴趣和能力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平台。此外,学校还邀请足球明星球员进校园讲述成长故事,建设校园足球文化墙,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常态化宣传足球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爱足球、踢足球、懂足球”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是校园足球发展的主体,家庭和社会是推动校园足球良性发展的两翼,只有不断创新实践,推进校家社协同,才能让足球在校园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汉景小学足球教练夏雪说。为了让更多家长和社会人士关心、支持校园足球发展,云龙区各中小学还积极搭建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定期召开足球队家长会,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与周边社区合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校园足球拓展发展空间。
“通过持续努力,我区已成功创成江苏省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徐州首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拥有国家级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29所,国家级足球特色幼儿园11所。”陈红艳表示,未来,云龙区将继续在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不断完善培养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训练水平,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足球人才。
来源:江苏教育报
编辑:王筱
审核:朱茂勇 许南欣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