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教育高等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9月8日,丰台区教育大会在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召开。会议正式发布《丰台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北京市实施方案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并推出“五育并举”与领军教师培养两项三年行动方案,形成“1+2”政策体系,系统性、一体化推进区域教育改革发展。
9月8日上午,丰台区教育大会在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召开。受访者供图
《若干措施》提出丰台教育“三步走”发展目标:到2027年,首都教育强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30年,基本建成首都教育强区,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2035年,全面建成首都教育强区,形成有较大影响力的“丰台样板”。
《若干措施》系统规划了大思政格局构建、五育融合、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校协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及数字化赋能等重点任务。特别是在优质资源供给方面,丰台将加快新优质学校建设,完善学区集团机制,推动教师交流轮岗,实施薄弱校提升,探索小班化教学和特教体系构建。高中阶段则以科技高中为重点,推动分类教育发展,打造科学教育品牌。同时,依托集团化办学和创新学院等平台,推进贯通培养,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合作,开设大学先修和前沿科技课程,系统支持创新人才成长。
为推动政策落地,丰台还同步推出两个专项行动方案。“五育并举”方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生态,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学练赛一体化”体育改革、“丰沁润美”艺术行动、劳动教育“一校一清单”、心理健康“双顾问”机制等特色举措,推动融合育人;领军教师培养方案则创新“数据画像”评估、分层激励机制与“特级教师工作室”孵化机制,计划三年内培养形成400人左右的领军型教师团队,强化教育人才支撑。
9月8日,丰台教育高等研究院揭牌成立。受访者供图
会上,丰台教育高等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研究院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建立,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研究院立足“高端人才汇聚、高水平学术研究、高标准教育服务、高度开放合作、高瞻远瞩未来视野”的定位,计划通过2~3年时间,建设成为丰台区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孵化器,并培养10-15名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卓越教师教育者。现场,丰台区人民政府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也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党建引领、联合科研、教育协同、人才共育及学生实习就业等领域深化合作。
“本次教育大会推出的《若干措施》与配套方案,进一步细化了全区教育强国建设的‘施工图’和‘任务清单’。”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表示,丰台区将更加积极主动作为,锚定首都教育强区这一发展目标,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丰台模式”,为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更好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力量。
《若干措施》的提出对于基层中小学校来说意味着什么?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书记、校长曹君告诉记者,《若干措施》提出的方向和规划,为学校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勾勒了明确的行动蓝图。曹君以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深化“乐学公园”作为教育第三空间的实践探索,以及推进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全场景中的应用进行举例说明。“学校要因地制宜地在路线制定和方案制定上下功夫,把宏观的教育愿景变为学校的现实行动。”
记者从此次大会获悉,近年来,丰台区域教育生态显著改善。2024年以来,丰台区新建10所学校,包括北京第五实验学校科技园校区、北京十一学校丰台中学等,新增中小学学位12520个,有效缓解入学压力。同时,高中布局进一步优化,新增8所高中,使全区高中总数达27所。此外,学前教育公办比率提升至50.54%,普惠性托育学位增加1000个。
在资源配置方面,丰台区全面推进学区制改革,设立13个学区,促进资源共享;集团化办学持续深化,新组建4个教育集团,总数达24个,覆盖超90%中小学;级部制改革将35所小规模学校整合为17个教学管理单元,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通过组建北京第五实验学校、钱学森中学等教育集团,构建“一主一副”高中发展格局,目前已覆盖近60所学校、80余址,惠及半数以上中小学校。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