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突发:杨振宁被传逝世!多位院士回应:谣传!

    :2025年10月17日
    南京择校

    杨振宁未逝世,网传消息不实。

    10月17日,有网络消息称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逝世。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关注。

    红星新闻记者刚刚致电杨振宁担任董事会名誉主席的西湖大学,相关工作人员回复称:“我们没有收到关于此消息的官方通知。

    记者又拨通西湖大学创始人施一公的电话。就此,施一公回复:“不要信网上的,不要以讹传讹。

    ▲2021年5月14日,杨振宁与清华大学签署捐赠协议 据新华网

    记者于今日18:25左右致电中科大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他称杨振宁逝世的消息“肯定是谣传”。

    资料显示,潘建伟是著名量子物理学家,也是杨振宁百岁华诞纪录片《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的出品人。他还曾撰文回忆与杨振宁交往的若干往事,包括杨振宁一路以来对其研究工作的指引。

    据公开资料,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现年103岁。

    杨振宁,物理学家。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

    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49年加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1952年任永久研究员,1955年任教授;1966-1999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并担任理论物理研究所(现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1986年起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7年起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现名为高等研究院)名誉主任,1999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粒子物理、场论、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物理。与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奠定了后来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是与麦克斯韦方程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相媲美的最重要的基础物理理论之一。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革命性思想,并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了一维量子多体问题的关键方程式“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统计物理和量子群等物理和数学研究的新方向。

    除诺贝尔奖外,曾获拉姆福德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章、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科学成就鲍尔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章、玻戈留玻夫奖、拉尔斯·昂萨格奖、费萨尔国王国际科学奖和首届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求是终身成就奖等。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日本学士院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学术机构的外籍院士或名誉院士。1997年,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国际编号为3421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杨振宁星”。著有《杨振宁论文选集》《杨振宁文集》《曙光集》《晨曦集》等。发表论文约300篇。

    综合自:“红星新闻清华大学西湖大学南京择校

    文⁄宋聪乔&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杨振宁 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理学家 西湖大学 量子物理学家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