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献县289名校长回课堂教学,破解行政事务导致的隔膜,促使校长深入教学一线,增进与师生沟通,带动教师队伍向研究型转变,形成校长教师同心合力。
校长带头干 教师齐心跟
河北献县 289名中小学校长全部登台教学
本报讯(记者 周洪松 通讯员魏洪浩)“课本里说‘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同学们,今天你们向谁打招呼了?”近日,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第六实验小学三年级教室里,该校校长唐京慧正在讲授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
“我向保安叔叔说早上好了!”“我向同学打招呼了!”孩子们的小手立刻举了起来,争着发言。“登台教学让我实实在在触摸到了教育温度。”唐京慧说。
2025年秋季新学期,一项“让校长回归课堂”的举措在献县各中小学全面推广——全县289名中小学校长(含副校长)全部走上讲台,各自承担起一门具体学科的教学任务。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掌舵人”,但长期以来,行政事务让部分校长逐渐远离了一线教学,甚至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认知出现了“隔膜”。“我们这次‘让校长回归课堂’行动,就是想破解这一问题。”献县教体局局长韩金彪表示。
举措实施后,效果很快显现出来。当校长开始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他们能直接感受到新课程标准实施难点、学生真实学情等,在制定课程表、安排教研活动、配置教学资源时,能做到心中有数,学校出台的各项管理措施不再“飘在空中”。“只有站在讲台上,才能真切地知道哪些教学资源是老师和学生真正需要的。”第四实验小学校长赵建辉说。
如今,献县中小学的校长和普通教师一样,有教学压力、有学生评价、有教研活动。这种转变,有效拉近了校长与师生间的距离,校长成了更令人信服的“领路人”。
“看到校长都能认真备课、讲课,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钻研教学呢?”小屯中学年轻教师马辰希说。万村中学学生上完校长鲁永利的安全课后说:“原来我们校长讲课这么有意思!”教师们普遍反映:“现在和校长沟通特别顺畅,因为我们说的是同一‘频道’上的话。”
从“一人行”到“众人行”,活动重塑了校园生态,让学校发展有了更强大的聚合力。校长们更能将学校发展谋划与日常教学深度融合,引导教师教研活动从“务虚”走向“务实”,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向研究型、专家型转变;教师看到学校管理者对教学的尊重与投入,内在驱动力被充分激发,形成了“校长带头干,教师齐心跟”的良好局面。
一天下午,献县第二中学语文教研组气氛十分热烈,教师们讨论着《背影》的教学设计。
校长王向东拿着听课笔记坐到了教师中间参与讨论:“我课后听孩子们讨论,没人说‘攀爬月台’在那个年代其实是父爱最笨拙又最真实的体现。一个孩子说了一句‘我爸昨天送我来学校,扛着行李上宿舍楼台阶时也是这样一晃一晃的’。我想,这才是语文课该有的温度。”
讨论结束后,教师小陈在反思笔记中写道:“校长没讲一句大道理,却让我们明白了语文课的温度是触动心灵。”
“这种和谐的校园生态,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最佳环境。”韩金彪说。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猜您喜欢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