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教育考试与评价改革论坛在北京举行,程建平、林蕙青等致辞,呼吁深化改革促教育强国建设。
光明网讯(记者邱晓琴)第二届教育考试与评价改革论坛于11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11月3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林蕙青,教育部有关司局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及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出席论坛开幕式。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康震主持开幕式。

论坛全景

论坛开幕式
程建平在致辞中指出,教育考试评价改革事关国家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方向,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推进“十五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考试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北京市教育考试评价能力建设研究中心成立一年以来,在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方面均取得扎实进展,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考试评价改革做出了北师大的贡献。程建平指出,站在新的起点上,需要持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一是坚持正确导向,深化考试内容改革,让每个学生都能各展其才、各放其彩;二是坚持统筹兼顾,完善人才选育机制,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三是坚持技术赋能,持续提升教育考试评价智能化、科学化水平。
林蕙青在致辞中指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于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研究中心成立一年来,围绕考试评价改革的关键领域和重大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研究探索,形成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下一步深化教育考试评价改革,一要始终坚持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定位,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二要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促进各项改革举措有机衔接、同向发力;三要注重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进教育考试评价数字化转型升级;四要系统梳理总结我国新高考改革十余年的实践经验,加快形成更高水平的理论成果。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吴洁在致辞中指出,研究中心成立一年以来承接多项重要任务,为深化教育考试评价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希望研究中心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勇挑时代重任,汇聚多方智慧与力量,聚焦考试评价改革的难点与痛点,将前沿理论与具体实践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教育考试评价高端智库与创新高地。
开幕式后,教育部综合改革司体制改革处处长李轶群、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黄亮、美国ETS研究所Norman O.Frederiksen评估创新中心主席Randy Elliot Bennett分别聚焦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高考综合改革实践经验、国际教育评价发展趋势作主旨报告,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孙宇主持主旨报告。
3日下午,三个分论坛聚焦省级教育考试机构管理实践创新、“强基计划”高校学生选拔与培养、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等议题深入研讨交流。4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李晓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辛涛、美国教育测量协会原主席Ye Tong分别聚焦学生素质多元评价、教育评价牵引育人方式变革、教育测评未来发展趋势作主旨报告。
闭幕式由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申继亮主持,申继亮在总结中指出,本届论坛关注教育考试评价改革政策部署的解读、系统理论的分析、实践操作的分享,未来要更精准地把握教育评价改革方向、更及时地了解教育评价改革的动态、更有信心地推动教育考试评价改革,为教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此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北京市教育考试评价能力建设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承办,北京教育考试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协办。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猜您喜欢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