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今年高职扩招百万!《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来了

    :2019年05月08日
    微言教育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 ”。今天上午, 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高职扩招专项工作情况。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介绍...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 ”。今天上午, 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高职扩招专项工作情况。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介绍《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介绍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工作情况,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楼旭庆介绍2019年全国高职招生计划安排情况。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邢锋、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司徒渝分别介绍具体做法。

    《实施方案》主要有哪些内容?2019年高职扩招预期影响有哪些?下一步工作考虑是什么?教育小微带你一起去看现场↓↓↓

    先看长图,了解《实施方案》八项工作 任务↓↓↓

    发布会更多内容

    马上送上↓↓↓

    实施方案贯穿一条主线,即中央统筹、地方主责、系统化推进、质量型扩招。具体有哪些内容?一起来听王继平司长怎么说↓↓↓

    中央统筹

    教育部牵头 多部门协同推进

    一是分省确定招生计划,重点布局在优质高职院校、发展急需和民生领域紧缺专业、贫困地区。

    二是改革考试招生办法,取消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比例限制,允许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往届中职毕业生参加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

    三是向中西部倾斜,发挥“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作用,将2019年高职协作计划扩大至20万。

    四是落实同等待遇,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五是强化保障力度,中央财政加大对高职院校扩招的支持力度,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237亿元,引导地方政府落实生均拨款制度、奖助学金提标扩面政策等。

    地方主责

    发挥地方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各地主动作为,把高职扩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实施方案提出的高职扩招方向性、指导性意见,还需地方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实施方案,把国家政策落实落地。比如:如何吸引更多生源,如何有机组合教学资源,如何扩大学位供给等。

    系统化推进

    明确八项工作任务

    一是合理安排扩招计划,综合考虑各地生源情况、办学条件、经济支撑等因素。

    二是扩大服务面向,面向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开展高职扩招的补报名工作。

    三是实施灵活考试,适应不同生源群体特点和受教育状况的需要。

    四是严格考招纪律,严格执行高校考试招生政策规定,加强考试招生监督管理。

    五是分类教育教学,做到“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

    六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推动教师教材教法改革。

    七是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八是加大财政投入,落实生均拨款、奖助学金提标扩面政策,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予以倾斜。

    质量型扩招

    做好三个保证

    一是用优质资源保证,用优质校拉动一般校,提高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加强办学条件薄弱公办高职院校改造,整体提升办学水平。

    二是用师资队伍保证,通过资源整合挖潜一批、专项培训培育一批、校企合作解决一批、“银龄讲学”补充一批、社会力量兼职一批,加快补充急需的专业教师。

    三是用教学改革保证,针对不同生源特点,分类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组织和考核评价,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有序开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

    高职扩招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举措,将对经济、社会以及教育带来哪些重大影响?随教育小微一起看↓↓↓

    一是提供多样化成长成才路径。高职扩招使普通高中学生选择更多样,不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中职学生有了更多发展机会,实现“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通道、终身发展有基础”;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有了更多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让更多青年在创造社会财富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是提升教育服务能力。高职扩招后,将为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一线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人口红利更好地转变为人力资源红利,整体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的生力军。

    三是推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2018年,我国高校招生790.99万人,毛入学率已达到48.1%。2019年毛入学率将超过50%,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高职扩招100万,成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临门一脚”,直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

    四是促进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高职扩招丰富了生源构成,促进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大融合,倒逼高职教育完善考试招生办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带动办学条件改善和评价机制改革,彰显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成为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催化剂。

    落实好高职扩招专项工作,下一步教育部有哪些工作考虑? 一起来看 ↓↓↓

    一是切实履行职责,尽快制定出台考试招生、教育教学等配套文件。

    二是分省推动落实,与各省份签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备忘录》时,将落实高职扩招任务作为重要内容。

    三是组织督导检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组织督查组,对各地扩招组织实施情况进行事中督查,并将各地落实情况作为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

    如何高质量推进高职扩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起来看经验分享↓↓↓

    广东省教育厅

    高质量推进高职扩招

    服务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做好高职扩招工作,广东紧紧围绕扩规模和保质量两大目标,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坚持扩规模与保质量并重做好高职扩招。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统筹协调扩招工作,建立健全高职扩招部门协同联动机制。省教育厅成立扩招工作领导小组,拟定高职扩招工作方案,建立目标责任制,压实地市生源组织发动责任,落实高职院校扩招任务。二是全力保障学位供给。综合运用财政综合奖补等措施,省财政对省属公办高职院校新增学位给予综合补助,对欠发达地区生源发动和有关市属高职院校扩招给予适当奖补,保障学位供给。三是广泛发动生源报考。5月,组织首次高职扩招补报名。10月,组织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开展第二次高职扩招补报名。四是建立健全保障体系。加大助学力度,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不因经济困难而放弃就读。多渠道、全方位鼓励更多考生报读高职院校。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机制,破解教师紧缺难题。探索弹性学习制度和灵活多元教学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组建提质扩招联盟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充分发挥国家示范校的带动引领作用,与省内7所高职院校组建提质扩招联盟,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创新模式,今年力争扩招10000人。

    针对扩招生源的多样化,主要采取四个举措: 一是联盟协同招生。 联盟学校整体宣传、联合考试、成绩互认、多志愿填报、按志愿录取,减轻考生考试负担。 二是分类精准教学。结合不同生源差异,分类编制人才培养方案,为不同群体学生提供灵活多样学习方式。 三是校企协同育人。联合行业企业和联盟学校,共同制定教学标准,实施“校中厂、厂中校”培养模式,将企业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引入课堂。 四是共享就业资源。搭建就业信息共享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多用人选择,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目前已落实2019年全国高职招生计划增量115万人,今年全国高职招生计划安排情况如何? 一起听听楼旭庆副巡视员怎么说↓↓↓

    看数据

    教育部自2016年起将分地区、分部门所属高校普通高职招生计划审批权下放至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央有关部门。

    高职招生计划审批权下放以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充分保障了高职教育规格和质量,全国高职招生规模保持相对稳定,从2015年348.4万人小幅增长到2018年368.9万人。按往年高职招生报到率推算,要实现2019年高职扩招100万人的目标,至少应安排高职招生计划增量114万人。

    看进展

    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决策部署,各地党委、政府坚决落实中央要求,积极响应,主动请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谋划、逐校测算、充分挖潜。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部领导亲自推动、亲自协调,与各地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密切联系,共同推进高职扩招100万任务的完成。支持和鼓励各地体制机制创新,并在相关政策中给予激励和倾斜。

    根据各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经济支撑、办学条件、生源和入学机会等因素综合测算,并通过年度常规申报、集中紧急部署、点对点定向商议等工作举措,目前已落实2019年全国高职招生计划增量115万人,按照往年报到情况看,只要各地落实好招生计划,今年高职扩招100万人任务应能如期实现。

    看谋划

    全国分省、分部门高职招生计划总数下达后,教育部将组织力量敦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分校招生计划编制,将高职扩招计划重点布局在优质高职院校、发展急需和民生领域紧缺专业、贫困地区。同时,考虑到高职招生计划审批管理权限已经下放省级政府,教育部将积极鼓励各地在国家下达的指导性计划基础上,根据办学条件、生源,以及高职扩招补报名情况,积极扩大高职招生,使更多城乡劳动力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针对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和受教育状况,分列招生计划、分类考试评价、分别选拔录取,为各类群体提供多样化入学方式。具体如何部署?一起听王辉司长的介绍↓↓↓

    报名工作

    目前,各地2019年高考报名工作已经结束,考虑本次扩招的生源群体中,部分有报考意愿的群体(如部分中职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没有参加前期高考报名,各地将组织两次补报名工作。

    一次在高考前,主要面向普通高中、中职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具体时间由各地确定。

    一次在10月份,主要面向今年9-10月份退出现役的军人。各省原有高考报名条件保持不变。已经参加高考报名的考生,不用再参加此次报名。根据国务院部署,本次高职扩招的宣传动员和各类群体考生资格审核工作,由教育、退役军人事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

    考试工作

    1.考试时间

    考虑各地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工作进度不同,考试工作由各地根据实际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可在高考前,也可在高考后。

    2.考试组织

    原则上以高职院校单独考试为主,鼓励高职院校通过联合考试或成绩互认等方式,减轻考生考试负担。

    3.考试形式和内容

    对于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 ,可采取现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方式,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或使用本省或各校组织的文化考试成绩,职业技能成绩使用本省或各校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或职业技能测试成绩。

    对于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可免予文化素质考试,由各校根据学校基本培养要求,组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依据测试成绩录取。

    对于符合免试条件的技能拔尖人才,由高职院校予以免试录取。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对于取得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生,报考相关专业可免予职业技能测试。前期已参加高职分类考试并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次高职扩招专项考试。

    录取工作

    关于录取的基本原则:根据技术技能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针对不同群体考生特点,分类确定录取标准,择优录取。录取中,将面向不同群体单列招生计划,一部分面向退役军人,一部分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新生入学时间由各地各校结合考试招生安排确定。10月份以前录取的新生,可在2019年秋季入学;10月份以后录取的新生,可在2020年春季入学。

    组织管理工作

    本次高职扩招工作以省级政府为主组织管理和实施,各省将因地制宜制定本地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同时,为保证公平公正,教育部将督促各地各校严格执行招生政策,严肃招生工作纪律,严格多样化人才选拔标准,不因扩招工作而降低规范管理要求。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年全国 会上 李克 总理 政府工作报告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