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又一老师因管教学生被停职:请别“杀死”负责的老师,别放纵偷懒的孩子!(与各位家长共勉)

    :2020年04月23日
    南京教育头条

    最近朋友圈有句话被刷屏了“疫情过后,学生会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自律的越来越优秀,优秀一大截;不自律的,各种糊弄假学,就会遥遥落后,不要假装努力,结局不会陪你演戏”。新学期,请善待每位教师,...

    最近朋友圈有句话被刷屏了“疫情过后,学生会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自律的越来越优秀,优秀一大截;不自律的,各种糊弄假学,就会遥遥落后,不要假装努力,结局不会陪你演戏”。

    新学期,请善待每位教师,特别是那些为您孩子好,对您孩子严厉的老师。

    案例一

    近日,

    江苏淮安阳光中学一名高三老师

    打学生耳光并砸烂学生手机的视频,

    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

    视频里的高三学生因拒绝上交手机,

    被老师打了两耳光,

    手机也被老师砸坏。

    而这段视频的拍摄者正是班级的班长,

    老师让他把录下来发到家长群里,

    警示学生不准带手机进校园。

    △学生拒绝上交手机 视频截图

    记者了解到,这名高三学生带手机被班长发现后,班长劝其上交老师,班主任了解情况后强调高考在即,必须没收手机。记者从视频里发现,该生拒绝上交后,班主任连打两巴掌,第一巴掌就把学生的眼镜扇掉了,该生将手机往桌上一拍,起身离开教室准备回家。随后老师走到讲台前说道,这是什么牌子手机、值多少钱、自己能不能赔得起等话语,并让同学用自己的手机开始录像。

    △老师将手机砸烂 视频截图

    4 月 11 日,记者联系到了该生父亲包某,包某表示非常支持老师和学校的行为,自己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很能理解老师,在与儿子的沟通中也感受到老师平常对他们很好。包某告诉记者,老师一直很认真负责,跟家长私下关系也一直像朋友一样,现在还有 90 天就高考了,他不希望因为这点小事影响到班级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也不想网上再恶意夸大此事。包某表示,这位老师确实提高了学生的成绩,也希望学校不要给老师处罚,让老师尽快恢复上课。

    记者了解到,开学初,淮安阳光中学学生家长都与班主任签订了禁止使用手机承诺书,寒假网课期间也召开了网络视频会议,告知学生禁止将手机带到学校。针对网上无师资的怀疑,淮安阳光中学副校长司明建表示,所有老师都是具有教师资格证的,而此事该老师的处理方法确实是不妥的,已经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停职处分。

    △淮阴区教体局发布相关说明

    淮阴区教体局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教体局高度重视此事,已责令阳光中学向该老师与学生及家长进行诚恳沟通,并对全校进行通报批评且通告全区老师引以为戒,杜绝此类行为再次发生,并对该老师进行停职检查,其他老师及时补位停课老师课程。

    我们回过头来看整个事件:

    学生有错吗?当然有,违反学校规定带手机入校,并且拒绝上交手机。

    老师有错吗?当然也有,掌掴学生,属于体罚行为,师之大忌。怒摔手机,属于破坏他人合法财产行为,也是不可取的。

    但我们发现,这位老师主动要求班长录像并发到家长群里,以来警示学生不准带手机进校园,说明这位老师真的非常有责任心。

    除此之外,这位被砸手机学生父亲也表示,非常支持老师和学校的行为,很能理解老师。

    案例二

    最近网课期间,一名初中英语老师晚上十点钉钉电话催作业,被学生举报到地方政府领导留言版:

    举报“严重扰民”的信件中说:按照网课课表中就没有“网上需要接打电话”这一课程设置,所以这样严重扰乱了家长和学生的晚上休息...

    因为是国家设置的地方政府留言板,所以问题很快被转回当地,当地政府不敢怠慢,由县委正式作出回复:

    从回复文字来看应该说是举报方完胜了

    县委的回复中说“个别老师的这种做法属于随意拖延教学时间,加大学生课业负担,与教育局文件精神相悖!“,

    而且回复中还说”以后若再有类似情况发生,欢迎网友直接向教育局举报...."

    教育局的处理不得不让老师们寒心!

    连网友都明白的道理,为什么教育局的专家却不明白呢?或许,他们已经放弃了吧……

    有人在群里说:以后夜里不敢再催作业了...

    也有人在群里说:看在老师夜里十一二点还在催作业的份上,希望家长们给点面子管一管。

    最高赞的回答是这个全面的回复:

    教师没有依法施教,学生的成长也不是只有学习成绩,教师也要搞清楚教师角色的定位,不要指望包办一切。

    教育孩子从来不是孤军奋战,因为孩子的成长成才,既离不开家长,也离不开老师。

    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一起努力为孩子的未来创造可能。

    (一)

    孩子最依赖的是父母

    最信任的是老师

    一位教育心理学家说过:“一对好父母,抵得过200个好老师”。

    优秀的父亲教会孩子独立和勇敢,优秀的母亲承担了养育孩子和教育孩子的重任。

    对于孩子来说,最依赖的人是父母,最敬重的人是老师。

    教育孩子绝非易事,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不能儿戏,越尽责,越用心,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

    老师和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最信任的两个人,必须担负起让孩子成才变好的重要责任。

    (二)

    老师期待孩子成才变好

    才会如此出力不讨好

    诚然,老师无法保证所有学生都考第一,但无论如何,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一声老师,是孩子的信任,更是老师一辈子的责任。

    俗话说:心有戒尺,行有所止。那些对孩子严厉,甘愿顶着种种风险与压力,不厌其烦地管教孩子的老师,其实爱得最深。

    愿意批评孩子的老师,哪怕孩子即将跌落谷底,也会拼命把他往上拉。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人师者,就有育人成才的深情。

    (三)

    父母是最好的榜样

    老师是最好的领路人

    再优秀的老师,没有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也无法教好孩子;

    再负责的家长,没有老师的教书与育人,也无法让孩子成才。

    教育过程中,正因为孩子紧紧依靠着我们,所以我们必须互相依靠。

    事实上,教师并非照本宣科的教书匠,父母也不是面面俱到的保姆。教书和育人,不能完全割裂。

    身为教师,要懂得寻求家长的支持;

    身为家长,要懂得配合老师的工作;

    在教育这条艰难的路上,只有老师和家长齐心协力,孩子们才学的更好。

    (四)

    父母的每一次缺席

    都是对孩子教育的耽误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看到一段老师与家长的聊天记录,让我有一点哭笑不得。

    这位负责任地老师提醒她班上的学生家长:

    老师等了很久,家长一直都没有回复她。

    直到晚上九点半,老师心里放心不下,再次去联系该学生的家长, 但是却发现,已经被该学生的家长给拉黑了。

    老师非常无奈,上网课是远程操作的,这也不得不要求学生家长来积极配合。

    如果家长不配合的话,老师也只能望洋兴叹,干着急。

    很多人也在说,上网课其实是对学生一场残酷的考验。

    自律性好的孩子依旧可以“芝麻开花节节高”。

    可自律性差的孩子呢?就是“温水煮青蛙”了,快被淘汰还不自知。

    其实上网课也是对家长的一种残酷考验。

    《清华学霸教子经》里有这样一句话:

    父母要明白,孩子小时候缺乏自制力,对学习等艰苦的事情,不主动是常态,主动是非常态。

    所以,千万不要指望孩子会去自觉的学习。

    若想让孩子在学习上不落下,家长的陪伴、监督和老师的积极配合,是缺一不可的。

    俗话说:

    “子不教,父之过。”

    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路上的第一道防线。

    家庭教育没有做到位,不论是指望孩子自身还是寄希望于学校教育,家长都可能会面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巨大风险。

    而家长在孩子身上偷的懒,也会变成孩子未来路上的坑。

    看到孩子的人生步履维艰,家长就会知道,有些道理,真的会很痛。

    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如果前二十年不用心教育孩子,后六十年就要用痛苦与遗憾来弥补。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教育无法撤回重来。我们必须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亲力亲为,才不会留下遗憾。

    教育,是一个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一位学者说过:孩子就像土地,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播种思想的种子,就会收获行为;

    播种行为的种子,就会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的种子,就会收获品德;

    播种品德的种子,就会收获命运。

    教育路上,最不该偷懒的是家长,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

    (五)

    教育的底色绝不是放任和快乐

    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

    教育部最新发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可见,孩子最需要的是“宽严相济”的教育。

    “宽”,是要让孩子自由地思考,畅快地表达。

    “严”,是严格管教孩子,避免孩子行差踏错。

    教育是一项成就人的伟大事业,绝不能够放任与纵容,更不能一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

    那样只会害了孩子。

    著名教育学家李玫瑾说过: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是该管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开始管。

    我们今天的狠心,是为了将来的不后悔,我们今天的心疼,是为了将来的不心疼。

    (六)

    一个奋力托举的家庭

    是成就学霸的最好温床

    真正的教育,还是要拼父母的。

    不拼钱,不拼出身,而拼父母的教育观念。

    每一个横空出世的奇迹,都离不开背后家庭的奋力托举;

    每一个优秀自律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以身作则的父母。

    你羡慕别人家孩子讲规矩、有礼貌,却不知道别人家的父母有多注重家庭教育。

    你羡慕别人家孩子爱读书、成绩好,却不知道别人家的父母同样爱读书、爱学习。

    一个孩子从一粒种子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的过程,都暗藏着一对父母的呕心沥血与孩子的刻苦努力。

    好父母才是孩子一生中最好的老师!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首先,您就得成为怎样的人。

    (七)

    一个负责任的老师

    有可能成为孩子一生的转机

    老师的价值,未必是让优秀的人更优秀,而是让那些原本看起来不优秀的人都有变优秀的机会。

    一千个老师,就有一千种教育方法,也许严苛,也许不近人情,但都饱含着对学生最真切的关爱。

    孩子可以自由幸福地长大,但如果完全不管不教,就很容易走歪路。

    而老师,就是那个不厌其烦,不求回报地一再矫正孩子的人!

    老师不期待高职高薪,不渴求世俗的成功,只希望得到学校的支持,家长的理解,孩子的尊重。

    当孩子身边出现一位严师,所有人都应该庆幸,因为孩子哪怕行差踏错,都尚有往回走的机会。

    (八)

    我们不仅要对孩子的今天负责

    更要对孩子一生的幸福负责

    父母的格局,老师的教导,就是孩子的方向。

    教育不能只看今天的成绩,只求当下的快乐,必须为之计深远,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就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今天,你给孩子宽松教育,明天,社会就替你狠狠惩罚他。

    一个孩子的成功,离不开父母和老师的共同努力。若父母不愿与老师并肩,那孩子的未来能指望谁呢?

    只有得到信任的老师,才能更踏实地将一切美好展示给孩子。

    只有得到尊重的家长,才能更放心坚定不移地支持老师。

    教育中最可靠的三角关系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信任孩子,孩子依靠家长和老师,健康快乐地成长。

    写在后面:

    曾读过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对其中一段话记忆尤深:

    盲目的鼓励和宽容,只能培育出温室的花朵。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

    能够遇见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是孩子的幸运,因为他会拼尽全力不让孩子走错路,还会燃起孩子未来的希望。

    一位资深的班主任曾说:“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

    请善待每一位教师,特别是那些为了孩子好的,对孩子严格要求的老师。

    教育需要静待花开,请给老师多一份信任,多一份理解。

    支持你孩子的老师,就是在支持你孩子的成长;接纳你孩子的老师,就是在爱你自己的孩子。

    愿在新学期里,家长和老师一起携手努力把孩子教育得更好。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zgjyzx)综合整理自小学教师、成长园、锋盛中小学辅导、网络

    文⁄宋聪乔&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最近 朋友 句话 疫情过后 学生会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