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郸城县15岁初三男生上体育课跑步“猝死“最近看到这样一个新闻,河南周口市郸城县一15岁初三学生在上体育课跑步时“猝死”。据死者堂姐说:24号下午两点的时候上体育课跑步她堂弟突然晕倒错过抢救...
周口市郸城县
15岁初三男生上体育课跑步“猝死“
最近看到这样一个新闻,河南周口市郸城县一15岁初三学生在上体育课跑步时“猝死”。据死者堂姐说:24号下午两点的时候上体育课跑步她堂弟突然晕倒错过抢救时机猝死,医院给的结果也是猝死,她堂弟一直身体状况非常好,没有任何疾病问题,在给他弟弟换衣服的时发现弟弟口鼻处一直流血,堂姐怀疑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视频来源:中国网资讯)
长沙一初三学生参加体育测试猝死
网传4月30号下午,长沙某校一初三学生在参加1000米体育考试时突然猝死。有目击者称,该学生在跑步时佩戴N95口罩,年龄14岁。
此前,温州一学生返校后,在进行集体跑步活动中晕倒,紧急送医院后,抢救无效身亡。
十几岁的孩子身体正值生长期,心脏疾病较少,为何会如此频发猝死事件?
专家对此的解释是:
压力过大、睡眠不足、运动量较少
据都市快报对当地一所初中和一所高中的调查,初三有很大比例的学生睡眠时间在7小时以下,而高三学生,一半以上睡眠时间不足6个小时。
浙大一院心内科主任朱建华教授
和以前相比,如今年轻人发生猝死有增多的趋势。年轻人发生猝死,以恶性心律失常居多。恶性心律失常是指在短时间内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患者晕厥甚至猝死的心律失常。现在年轻人得这个病并不少见,学习和工作压力、身体状况、生活节奏都可能导致。工作或学习压力大、熬夜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导致交感神经高度兴奋,会引起人体的电解质紊乱,这些都是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原因。“有些人天生带有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的基因,带有这种基因的容易突发恶性心律失常。
我国青少年课业本身就是比较繁重的。研究显示,中国小学生除了超长的上课时间外,平日课余时间里至少要花费3小时学习,不仅要完成学校作业,还要加班加点的补习,到了周末则要花费至少4小时。
因学习时间挤占运动时间而造成的体质健康问题非常明显,华东师范大学一项体质健康问题的现状调查表明,中国学生体质健康得分随年龄增长出现上下波动,但波谷一致地出现在五六年级、九年级和高三,也就是所谓的小升初、初升高和高考阶段。
2018年12月5日,北京市体检中心曾发布《北京市体检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市高招体检中完全合格6134人,占总体检人数的10.37%,基本合格53013人,占总体检人数的89.62%,不合格5人。2013-2017年高招体检异常指标检出率排在前面的是视力不良、身高不足、肥胖、超重、体重过轻、色觉异常。
这些,无疑都给中学生健康问题敲响了警钟!
针对最近发生的"学生戴口罩上体育课猝死"事件,目前有些省份已经取消中考的体育考试,上海,浙江已做出取消体育考试的决定,陕西省也表态取消体育考试中的长跑项目,四川、湖南、广东等省也明确表态坚持中考体育考试。
学生千万别戴N95口罩上体育课
医生紧急提醒!学生千万别这样戴口罩!损害不可逆
医生提醒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授王月丹提醒:即便是大人在佩戴N95口罩时,一次时间也不能超过4个小时,如果长时间持续使用N95口罩,会造成肺部损伤,可能会引起肺气肿之类的问题。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管理部的专家宗志勇、王妍潼建议:不要给7岁以下的儿童戴N95口罩,哪怕是做了特殊空气阀设计的N95口罩,因为呼吸阻力会太大,小朋友会有窒息风险。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何浩表示:N95口罩能过滤掉95%的微小颗粒,这势必会影响它的透气性。戴久了会因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酸中毒,而感到困倦、头晕、胸闷。不建议孩子戴着口罩做剧烈运动,可能会引起缺氧。如果孩子需要上体育课的话,建议在通风的户外进行,进行体育活动时可不戴口罩,尽量选择可保持一定距离的运动项目,比如做操,避免密切接触。
体育课要不要戴口罩?广州明确!
27日,广州市教育局印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广州市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指引》(简称《指引》)。
《指引》提出,疫情防控期间广州市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要坚持预防为主、安全至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保持安全间隔距离,人员不得聚集;宜选择安全性较高的教学内容;场地(所)、器材、教具须按防控要求进行消毒。户外运动时,在相互间保持安全间隔距离的基础上,可以不戴口罩。
《指引》还提出,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距离建议不得少于2米,避免正面面对学生。
如今天气越来越炎热,多地的体育中考如何安排还未知,在家学习的你,除了努力学习,也要劳逸结合,保持锻炼的好习惯,正确作息、饮食规律,不要熬夜!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