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教育机构员工冒充学校老师推销课程,中国农业大学提醒学生勿上当

    :2021年08月05日
    新京报

    8月4日,中国农业大学团委发布声明称,近日,有校外机构冒充学校团委老师、学生干部,以暑期课外活动的名义,组织学生添加微信群、QQ群,收集学生信息,并向学生推荐该机构课程。中国农大提醒学生,遇到...

    8月4日,中国农业大学团委发布声明称,近日,有校外机构冒充学校团委老师、学生干部,以暑期课外活动的名义,组织学生添加微信群、QQ群,收集学生信息,并向学生推荐该机构课程。中国农大提醒学生,遇到类似情况要核实身份,防止上当受骗。

    农大学生齐泽(化名)就险些上当。8月5日,齐泽告诉记者,前几天,他被同班同学拉入“21假期课外实践活动通知群”的QQ群中,群成员有近400人,管理员的昵称包括“19 宣传部 陈寻”“团委 李思凡”“校 李老师”等。进群后不久,“校 李老师”在群聊中发消息,“此次活动是为了大家有更好的延伸发展,因此准备的线上活动……此活动也是咱们争取来的免费公开课程,希望新老生积极添加此微信领取课程,没添加的后果自负。”此外,三位管理员多次在群聊中表示,“刚进群的同学请互相通知本班同学”,“请联系本班同学,十点之前务必入群”“这是关系到自己学习的事情,大家务必重视起来”等内容。

    齐泽说,他正好认识几个校团委的老师,平时没有听到过“李思凡”这个名字。加上自称“李老师”的人在群聊中多次让同学们互相拉人进群,他觉得不对劲,于是向学院辅导员求证此事是否属实。辅导员意识到学生可能被骗后,立即向该校团委反映情况。

    中国农业大学团委工作人员郝老师得知此事后,添加了QQ群里发送的微信二维码。郝老师自称是农大学生,想领取免费课程。对方随即以“统计报表”为由,索要“学生”的相关信息。郝老师告诉新京报记者,他所添加的微信为企业微信,企业认证信息中包含“鲸呼教育”四个字。

    记者加入上述QQ群看到群通知显示,“请进群的同学改一下群名片:年级+姓名,方便后期学时赋予工作。烦请各位同学分享本群至其他未进群的同学……”

    经核实后,郝老师确定群聊里的负责人并非中国农业大学相关人员,实为教育机构员工冒充农大教师,将学生拉入微信群、QQ群等,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并推荐该机构的课程。

    随后,中国农业大学团委发布声明称与该机构从未有任何关系。“校团委有类似活动时,一般会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企业号、官方微博等认证平台或通过各学院分团委、学生会等组织进行通知。”学生遇到类似状况时,须认真核实身份,尤其是涉及个人信息和经济利益时,更要谨慎,防止上当受骗。

    5087495104994812404_1.jpg

    中国农大团委发布声明。受访者供图

    郝老师告诉记者,事实上,这几年冒充学校老师,让学生扫二维码进群,并让同学互相拉人进群,再推荐机构课程的事件已不止这一次。“这已成一个骗术,往往是利用学生对学校的信任为机构引流。开学在即,希望广大老生及新生都能够识破骗术,不要上当。”

    文⁄宋聪乔&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8月 4日 中国 农业大学 团委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