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北京市教委李奕:学生是检验衡量交流轮岗成效的最终标准

    :2021年08月25日
    新京报

    新学期北京将大面积大比例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8月25日,在北京市教育“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新学期北京将大面积大比例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根据各区特点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李奕表示,北京之所以能够做到更实、更深层次、更大比例、更高水平的干部教师交流,得益于长期以来开展的学区制、集团化和教育联盟以及城乡一体化等一系列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改革。

    目前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主要发生在不同的教育供给单位之间,比如校际之间、集团之间、集团内部、学区之间、城乡之间,“比如,在学区内的流动,这种情况下流动的教师不用承担工作地点变动的压力,上班的距离可能变化不大。”李奕表示。

    李奕称,要根据各个区域不同的特点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特别是不同区域孩子、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和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实现不同供给单位之间干部教师的流动。”

    同时,李奕提出,体育老师、艺术类的老师,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段之间也可以流动。

    此外,李奕还提出可以推动不同部门之间的教师流动,“比如少年宫、教研部门、学校之间等等,也可以在服务孩子成长方面有更多的人才和优质资源流动起来。”

    干部教师的交流要以基本的教育周期为单位

    孩子的成长有一定周期,但教师的交流轮岗时间却有限制。如何保证教育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李奕表示,针对教师轮岗,在工作方案中提出,干部教师的交流要以最基本的教育周期为单位,“比如说至少是一学期一学年,甚至最好是一个成长周期。比如说三年一个学段,小学也分成低年龄学段和高年龄学段,1至3年级和4至6年级,在学段中保持教育供给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北京还将通过原有的名师工作室、区域的教研、学科基地等多种方式,确保教育教学的一致性和衔接性。

    用学生的实际获得检验交流轮岗成效

    针对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成效检验,李奕表示,最终的检验并不仅仅是参与轮岗的校长教师的数量或者名头,这些很关键,“但最终检验和衡量的标准是广大孩子的实际获得,是教育系统立德树人的实际成效、五育并举落实的成效,是家长的认可度,包括对学校的认可和对培养质量的认可和信任。”

    在轮岗中,很多干部教师将流动到学科组、年级组,有的甚至会担任学科组组长、年级组组长。届时,轮岗干部教师将围绕“双减”文件中提到的作业优化、家校联系优化、考试评价改革、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等开展工作,“这些老师不仅流动起来了,而且是带着任务、带着绩效考核的目标。”

    “希望家长和社会能够与我们协同配合,在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整体构建中做好家庭教育、家校协同,共同服务好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李奕说道。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8月 25日 北京市 教育 双减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