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教育部:97.5%的家长对学校落实“双减”成效表示满意

    :2021年09月23日
    新京报

    9月23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了新学期开学以来学校落实“双减”工作情况。

    秋季学期是落实“双减”的第一个学期。9月23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了新学期开学以来学校落实“双减”工作情况。

    “总体看,新学期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呈现了新变化新面貌,社会反响良好,学生学习回归了校园,回家写作业时间短了,在小区里玩的孩子多了,课后生活更丰富多彩了……”吕玉刚指出,基础教育“双减”工作监测平台显示,97.5%的家长对学校新学期减负提质的各项措施和成效表示满意,其中六成以上家长表示非常满意。

    64.3%的学校绝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学校作业调控方面,吕玉刚介绍,教育部督促各地各校落实作业管理通知要求,制订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年级组学科组作业统筹,有效控制作业量和时长。面向社会公开进行作业管理问卷调查,并将结果通报各地。广泛推广提升作业设计质量的国家级教学成果,探索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有效作业等实施途径。

    根据基础教育“双减”工作监测平台直报信息,截至9月22日,有16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填报了有关信息,其中98.2%的学校出台了作业管理办法,92.1%的学校建立了校内作业公示制度,64.3%的学校绝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上述监测平台以二维码形式邀请家长无记名通过网络直接填写调查问卷,共收到5737.7万份家长问卷,99.6%的学生家长反映,本学期老师没有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7743.1万名学生参加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工作方面,吕玉刚表示,教育部督促各地各校“一校一案”完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促进校校开展全覆盖、保障时间“5+2”、丰富内容上水平、吸引学生广参与、经费落实要到位。

    基础教育“双减”工作监测平台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全国有10.8万所义务教育学校(不含寄宿制学校和村小学)已填报课后服务信息,其中96.3%的学校提供了课后服务;有7743.1万名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学生参加率85%,其中有71.2%的学生每周5天全程参加;534.5万名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占这些学校教师数的86.2%,另聘请了20.6万名校外专业人员参与课后服务工作。

    98.03%的学校做到 “零起点”教学

    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吕玉刚表示,教育部督促各地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落实“零起点”教学,做好幼小衔接。在已填报信息的13.4万所小学中,有98.03%的学校做到了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

    吕玉刚指出,监测平台数据显示,98.6%的学校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制度。充分发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电视“空中课堂”作用,向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各年级、各学科全覆盖的优质课程资源。9月1日至22日,云平台浏览次数达到7.02亿,访问人次3.06亿。

    吕玉刚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双减”在第一个学期取得积极成效,为全面实现“双减”工作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秋季 学期 落实 双减 第一个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