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上海拟出台培训类别鉴定指引,明确学科类培训四大鉴定指标

    :2021年10月01日
    新京报

    鉴定指引明确了适用范围、鉴定原则、鉴定指标、机构自律、专家鉴定、专家资质等。

    10月1日记者获悉,上海市教委就《上海市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类别鉴定指引》(下称鉴定指引)征询公众意见。鉴定指引明确了适用范围、鉴定原则、鉴定指标、机构自律、专家鉴定、专家资质。公开征求意见截至10月11日。

    符合指标之一即判定为学科类培训

    今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问题的通知》,指导各地坚决查处学科类校外培训隐形变异问题,其中包括“以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或者在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中,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上海市教委表示,为稳步推进上海市“双减”工作,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类别鉴定指引》。国家机构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在上海市行政区域内,举办面向中小学生实施学科类或者非学科类培训服务的机构适用该指引;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实施培训服务的机构,参照执行。

    在附件部分,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类别鉴定指标》,包括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评价方式四个层面。

    培训目的上,旨在服务学生学科类升学考试科目的学习,提高考试分数,属于应试导向。

    培训内容上,聚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国家课程标准或相关教材规定的知识。

    培训方式上,以上述学科试题或者知识点的讲解、重复读写练习等为主要方式,以预习、授课和作业辅导等为主要过程,以教师讲授示范、学生听课等为主要形式。

    评价方式上,以纸笔考试、多次测验为主要评价方式,以分数作为学习结果的主要报告方式。

    据悉,凡是符合上述指标特征之一的,即判定为学科类培训。

    可组织专家组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鉴定

    上海市教委在鉴定指引中指出,相关职能部门在各类检查等工作中无法准确判断培训服务类别的,可以组织专家组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鉴定。此外,培训机构无法自主判断所开展培训服务类别的,可以聘请专家进行评估与指导。

    对于参加鉴定的专家,鉴定指引明确,应包括具有学科、课程、教研等多方面专业水平的教育专家和了解行政管理规范的法律专家,并强调“未在待鉴定培训机构中任职或者兼职”。

    同时,专家鉴定由3位及以上专家共同实施;鉴定审查的方式包括书面审查、实地查看、课堂观察、员工与学员及其家长访谈等,具体方式根据实际工作需求确定;鉴定审查的内容包括培训服务的对象、目标、内容、进度安排、实施方式、评价方式、所使用的教学资源或者培训材料等;形成的鉴定报告需明确“学科类”或“非学科类”的鉴定结果,并注明参与鉴定的专家姓名及其专业职务。

    鉴定指引明确,对培训服务类别进行鉴定,应遵循合规性、独立性、专业性原则,强调提供鉴定服务的专家与专业机构在开展鉴定工作时,不受外界干扰;科学甄别培训服务类别、准确识别超前超标学科类培训现象,为分类管理提供依据。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10月 记者 获悉 上海市 教委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