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教育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北京市教委的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如何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发展。
2021年,政策持续利好,职业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10月12日,202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党建工作委员会年会在北京市商业学校举行,来自教育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北京市教委的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如何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发展。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宋凌云在发言中表示,发挥党建的作用,要上好每一堂思政课,希望职业院校党委始终把思政课建设摆在学校党的建设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议程,聚焦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在部门协同、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的格局。
同时,宋凌云提出,职业院校还要不断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见特色、见成效,“职业院校在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希望职业院校聚焦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和对思政课教学的期待,把实践教学作为突破口,充分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利条件,探索思政课教学新模式,用好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教育资源,打造具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大思政课。”
发挥党建引领职业教育的作用、上好每一堂思政课,离不开老师的努力。面对部分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师配备不到位、甚至存在较大缺口,以及部分院校单纯追求数量、忽视教师质量的现状,宋凌云表示,“希望职业院校在兼顾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尽快配齐思政课教师队伍。”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小华介绍,为不断提升职教师资的专业素质和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教育部启动实施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等,“‘十三五’期间完成国家培训41.4万人次,省级培训28.41万人次。”
激发职教教师的活力离不开完善的评价体系。黄小华透露,目前还在研究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和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征求相关意见后,即将下发实施。
在致辞中,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二级巡视员王东江分享了北京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他透露,目前,北京市教委正在制定推动北京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树立职业教育的发展标杆,优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环境,打通高技能人才评价的通道,完善师生激励政策,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打造职业教育示范项目。同时,围绕学习城市建设,即将颁布“十四五”时期的新十大工程。
当天,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建同在现场还以《建党百年 中国职业教育的建构、重构、再构》为主题回顾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