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全面打造2.0升级版课后服务,推动课后服务高质量、有特色发展,要重点提升体育锻炼、劳动教育和学业辅导等薄弱环节。
11月3日,北京市教委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消息称,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宇辉在第二次全市基础教育校长大会上表示,北京将全面打造2.0升级版课后服务,推动课后服务高质量、有特色发展,要重点提升体育锻炼、劳动教育和学业辅导等薄弱环节。
补足劳动教育,每周安排全校大扫除
北京市教委称,9月以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建立“双减”校内工作大检查机制,到全市300余所学校实地调研指导。调研显示,大部分学校都能够按照要求开展课后服务,但部分学校仍存在机械落实、内容单一、学生可选择性不强等问题。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刘宇辉表示,北京将全面打造2.0升级版课后服务,推动课后服务高质量、有特色发展,并称当前课后服务的重点是要提升体育锻炼、劳动教育和学业辅导等薄弱环节。
体育的内容要强化,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学校要在课后服务安排一个时段的体育活动,确保学生在校内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劳动教育要补足,课后三点半前的课堂教学阶段,劳动教育供给有限,更需要课后服务时段系统设计劳动教育内容,组织学生校内劳动实践活动,每周安排全校大扫除。
课业辅导是提升课后服务吸引力的重点和难点。刘宇辉明确,破解课业辅导“鸡肋”问题,关键是集纳优秀教师参加,通过师资统筹,让优秀教师成为所有学生的老师;同时注重因材施教,遵守教育教学秩序,不超前、超纲教学。
课后服务方案要“一年级一策”“一类学生一策”
刘宇辉表示,各校要敢于面对“双减”后家长的需求和真实心态,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努力做到“一年级一策”“一类学生一策”;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课后服务供给结构一定不能一刀切,小学1至3年级、4至6年级,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必须有不同时间、空间、内容等供给策略。
目前,北京部分区部分中小学在积极探索教师弹性上下班。刘宇辉透露,今年,为进一步做好课后服务,北京增加了专项经费用于课后服务激励,纳入绩效工资管理。
“这次我们明确提出要求,要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刘宇辉说,各区要加强统筹指导,考虑学校之间课后服务水平的差异,指导各校用好相关经费。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