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落实“五项管理”需家校协同,教育部建议亲子共同制定时间表

    :2021年12月22日
    新京报

    12月22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中小学“五项管理”(作业、睡眠、手机、课外阅读和健康管理)工作情况。

    “落实‘五项管理’需要家校共同努力,特别是需要家长切实做好孩子课后时间的管理和监督。”12月22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中小学“五项管理”(作业、睡眠、手机、课外阅读和健康管理)工作情况,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建议,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落实“五项管理”需要家校共同努力

    今年,教育部办公厅分别印发了关于加强作业、睡眠、手机管理等工作的通知,明确具体管理政策和落实要求。据悉,教育部建立了直通20万所义务教育学校的基础教育直报监测平台,将“五项管理”相关指标作为重点监测内容,实时调度和跟进各地各校落实“五项管理”实际情况。

    “国家刚刚颁布了《家庭教育促进法》,也明确了家庭的教育责任,这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吕玉刚指出,下一步将委托第三方开展“五项管理”落实情况相关研究,提高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将“五项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规定要求和进校督导检查的必看内容,长期抓、持续抓,坚决防止松懈和反弹。

    同时,他提出,落实“五项管理”需要家校共同努力,特别是需要家长切实做好孩子课后时间的管理和监督。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督促学校切实履行家庭教育指导责任,畅通家校经常性沟通渠道,引导家长依法履行好家庭教育责任,与学校共同做好“五项管理”的落实工作。

    提倡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合理作息时间表

    然而,有家长向记者反映,孩子的睡眠时间还未达到规定要求。“‘双减’之后,作业时间少了、在家时间多了,学校不能带手机,在家就控制不住想玩手机和iPad。学校的手机管理严格了,但家庭对电子产品的管理水平跟不上。”

    在睡眠和手机管理方面,家长需要配合做哪些工作?对此,吕玉刚建议,首先家长要重视科学睡眠,督促孩子按时就寝。“孩子晚上在家几点睡觉,既要靠孩子的自觉性,也要靠家长的督促教育和引导。”

    吕玉刚称,提倡家长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从孩子的精神状态、自我感受等方面,了解孩子是不是睡足了、睡好了。到了该睡觉的时间,就要以适当的方式督促孩子按时就寝,做到不熬夜。“家长也不要简单生硬,弄得孩子不开心,甚至对立冲突,要以有效、合适的方式来督促孩子按时就寝。”

    此外吕玉刚表示,家长要关注孩子睡眠质量,也要尽可能多陪伴孩子,指导孩子用好回家后的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孩子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家长还要以身作则,和孩子共同养成自主维持规律作息的良好生活习惯。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落实 五项 管理 需要 共同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