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近年来实施的“慕课西部行”计划,充分利用东部师资与技术优势,促进东西部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12月27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中西部高等教育情况。中山大学校长、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理事长高松透露,8年来,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共享课程平台提供8000余门共享学分课程,西部地区近670所高校参与线上学习;开展各类教师培训近4.5万场次,参与教师超过26万人次。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近年来实施的“慕课西部行”计划,充分利用东部师资与技术优势,促进东西部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先后组织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地方高校优课联盟等12个联盟组织和单位,向西部高校开放课程资源和实验教学资源,并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成立于2013年,目前中山大学校长高松担任理事长。该联盟希望通过东部高校优质课程资源与西部高校的共享,推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2013-2015年,推进通识课程的慕课西行,2015年到现在,逐步向专业课程拓展。
高松介绍,联盟聚焦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等国家重大战略,已在76所城市建立了182个教改服务中心——树下课栈,主要提供教学研讨、在线课程设计拍摄制作等服务。同时,推进联盟高校制订《课程建设及运行规范》《在线教育学分互认管理办法》《在线开放课程考查考核规范要求》等。
据高松介绍,8年来,联盟共享课程平台提供8000余门共享学分课程,西部地区近670所高校参与线上学习,学生总人次达到3340万,学生总体满意度95分。
同时高松称,联盟对西部高校的支持日益深入。帮助西部地区近400所高校应用线上优质慕课等在线课程资源结合本校实际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2021年秋季学期,在西部地区应用这类方式正在开展教学的课程就达到近35000门。
此外,依托“树下课栈”,联盟开展各类教师培训近4.5万场次,参与教师超过26万人次,其中西部高校总校次3000多次,西部高校老师参加培训超过3.6万人。
高松表示,接下来,联盟将以慕课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共建线上、线下或混合式课堂;以共享和技术赋能为关键,协同推进教学改革创新与规范管理;坚持联盟集群效应与高校个性发展相结合,创新基层教学组织形态及运行机制,打造教师网络共同体。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