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公布了未来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八项政策,其中提到,将加大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在中东部地区招生名额的投放。
12月27日,在教育部召开的介绍中西部高等教育情况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公布了未来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八项政策,其中提到,将加大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在中东部地区招生名额的投放,对中西部特别是西部高校的高层次人才,聘期之内如果流出西部,要取消相应的称号和经费支持。
西安、兰州、重庆、成都成战略支点
吴岩指出,近年来,区域高等教育战略布局进行了调整优化,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机制加快完善,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吴岩表示,下一步将激发中西部高等教育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全面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吴岩表示,未来将推进集群发展。一方面,推高校集群,以西安、兰州为战略支点,带动引领西北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以重庆、成都为战略支点,打造西南地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另一方面,建专业集群,引导中西部高校聚焦区域发展急需,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此外吴岩透露,将在西北、西南、中部三大区域分别布局建设高等教育创新综合平台,共建共享优质教育、科研、人才资源;建立东中西部高校全国性对口支援对接平台,精准实施对口支援;在中西部高校布局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智慧农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等。
加大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在中东部地区招生名额的投放
吴岩表示,下一步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主要思路可以概括为“四个一”——“走一条新路”“布一个大局”“ 下一盘大棋”“ 推一组大招”。在具体政策支持上,体现在八个方面。
一是要积极推动人才“西进”,支持西部高校设立“西部振兴人才岗”,对中西部特别是西部高校的高层次人才,聘期之内如果流出西部,要取消相应的称号和经费支持等新政策;
二是要主动布局重大的平台和资源。在西北、西南、中部这三个区域,分别布局建设高等教育创新的综合平台,依托各地一批高水平大学,建立一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乡村振兴研究院等一批重点机构;
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办学条件的保障,今后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经费,向服务区域发展成效显著的高校倾斜;
四是要引导学生包括东部的学生到中西部建功立业。加大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在中东部地区招生名额的投放,新增研究生招生计划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成效显著的高校和学科专业倾斜。
五是要大力推进中西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六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七是精准实施对口支援;八是要加强与中西部高校省份开展共建地方高校的工作。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