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教育学家石中英:“唯分数论”大大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

    :2022年02月28日
    新京报

    石中英呼吁,停止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贬低自己的孩子。

    石中英教授在“人文清华”讲坛发表演讲《分数之上》。人文清华供图

    新京报讯(记者 冯琪)学生中时有发生的极端案例和普遍存在的失败焦虑,症结何在?中国教育如何突破考试围城,进入分数之上更宽阔的天地? 2月28日晚,教育学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授在“人文清华”讲坛发表演讲《分数之上》,指出价值观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块短板,呼吁家长、教师及评价体系一定要从“唯分数论”的泥潭中走出来。

    “从小到大我都觉得能把考试考好,是对我爸我妈的唯一意义。”一位残忍杀害自己亲生母亲的名校大学生在庭审中谈到亲子关系时这样说道。石中英指出,这一“分数至上”的认识并非特例。在这种“唯分数论”的狭隘的学习目标观的引导下,孩子在全力以赴获得理想分数、升学机会和大学生身份的同时,缺失了对生命的敬畏、对法律的尊重、对母亲的感恩和同理心、对自身价值观的反省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

    “‘唯分数论’大大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石中英指出,价值观教育仍是我国教育的一块短板,这背后存在五大原因:一是人们对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人们对价值观形成和价值观教育的规律认识不够;三是不同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在开展价值观教育时的一致性不强。四是价值观教育的成效难以衡量;五是父母和教师的价值观教育能力建设不够。

    石中英指出价值观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块短板。视频来源:人文清华

    “这既体现在对价值观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上,也体现在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如果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价值观缺乏一致性,就会导致青少年学生陷入价值观迷茫状态,甚至出现教育界常说的‘5+2=0’的怪现象。”石中英称。

    石中英呼吁,家长们一定要从“唯分数论”的泥潭中走出来,停止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贬低自己的孩子,不要让孩子们觉得考试的分数是他们对于父母的唯一意义所在,把孩子当做一个完整的有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的人来对待。老师们要基于教育的初心使命,来一场深刻的教育价值观的大讨论,深刻反省和批判“唯分数论”等错误的教育价值取向。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要负起责任、不折不扣地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不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断完善教育评价治理体系,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教育价值生态。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中英 教授 人文清华 讲坛 发表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