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有机构推成人化儿童运动项目,莫让校外体育培训再“增负”

    :2022年03月03日
    扬子晚报网

    据《科技日报》报道,“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寒假,少儿体育培训班十分火爆,而一些培训机构推出成人化的儿童运动项目,如少儿蹦床、少儿攀岩、少儿跑酷等,也受到不少家长的欢迎,不惜付出数千元乃...

    “4岁小孩挑战12米高专业攀岩墙”“4岁男孩蹦床成功做出前空翻”……据《科技日报》报道,“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寒假,少儿体育培训班十分火爆,而一些培训机构推出成人化的儿童运动项目,如少儿蹦床、少儿攀岩、少儿跑酷等,也受到不少家长的欢迎,不惜付出数千元乃至上万元的培训费用。

    体育锻炼对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既有利于增强儿童体质,又能培养儿童的刚毅品质,加之教育部门深化体教融合等政策的鼓励,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体育训练,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来培养孩子的运动技能。

    但遗憾的是,部分机构推出成人化的儿童运动项目培训,通过制造教育焦虑、夸大宣传等方式误导家长和孩子参加培训,让“双减”政策效果打了折扣。

    儿童运动成人化的危害显而易见。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适合的运动强度、项目等也有所不同,违背成长规律,过度超前的体育项目,不可避免地会对儿童的身体造成损伤。“幼儿园女娃踩高跟跳拉丁舞扭伤脚踝”“4岁幼儿玩蹦床致肘关节骨折”……类似的新闻报道,揭露了儿童运动成人化对儿童身体的伤害。

    其次,虽然“双减”政策把孩子从繁重的课外补习中解脱出来,但功利化的儿童体育培训班,又把家长和孩子带入到另一个“内卷”的旋涡——部分家长不考虑孩子的身体发育状况,周末排满了各类运动培训和体育比赛,特别是成人化项目,让孩子“累”不堪言。

    儿童体育培训市场过度商业化的渲染,背离了体育锻炼的初衷。事实上,国家体育总局早就印发了《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其中明确规定“课外体育培训课程应与培训对象的年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等相匹配,具备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国家体育总局出台该《规范》的初心之一,正是为了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推动儿童体育运动培训更加规范,让孩子们能够在运动中释放活力,既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又需要校外培训机构自律,还需要家长们自为,唯有多方齐心协力,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在“减”出来的时间里,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小孩 挑战 专业 攀岩 男孩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