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现因不作为而导致隐形变异反弹严重的,予以严肃问责。
“学科类培训防反弹、防变异、防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4月2日记者获悉,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回头看”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对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压减和转为非营利性的所有线上、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一次全面排查。
教育部指出,“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学科类培训防反弹、防变异、防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
《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对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压减和转为非营利性的所有线上、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一次全面排查,从机构运营、收费管理、培训内容、从业人员资质等各方面,系统查找问题并坚决进行整改。
据《通知》安排,各地要在6月15日前完成“回头看”所有任务。主要抓“七看”。一看培训机构压减,是否存在“假注销、真运营”等情况;二看“营转非”“备改审”,是否存在“名有非营利外壳,实为营利性行为”情况,重点核查抽逃开办资金、私设账外资金、违规关联交易、虚增业务成本等情况;三看培训收费监管,是否存在机构预收费资金未纳入监管情况;四看隐形变异治理,是否存在以“家政服务”“家庭教育指导”“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培训现象、打“擦边球”等情况;五看材料和人员,是否存在培训内容不合规、从业人员不合格等情况;六看数据信息填报,是否落实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使用要求;七看风险防范,是否建立相关机制。
《通知》强调,各地要充分认识校外培训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采取县级全面摸排和省市级抽查、暗访相结合方式进行,对发现因不作为而导致隐形变异反弹严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予以严肃问责;同时,进一步完善校外培训监管长效机制,推动日常监管、巡查暗访、违规查处等制度建设,确保“有人管、有人查、有人巡、管得住、管得好”。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