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用好国家平台为毕业生提供精准服务

    :2022年04月08日
    中国教育报

    记者近日从中国农业大学获悉,为了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国农业大学借助信息化手段和数字化平台,充分发挥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优势,不断加强就业教育引导。

    中国农业大学借力信息化手段和数字化平台加强就业引导

    用好国家平台为毕业生提供精准服务

    ■坚定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本报讯(记者欧媚)记者近日从中国农业大学获悉,为了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国农业大学借助信息化手段和数字化平台,充分发挥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优势,不断加强就业教育引导。

    早在2002年,中国农业大学就建设了就业信息网;2015年,启动了“中农云——校级就业服务平台”升级改造;2020年,教育部推出“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平台后,学校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平台使用和促进就业相关工作,强调“要把高品质的就业指导服务送到毕业生的心坎上”,全力以赴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发生,进一步增加了就业工作的复杂性。中国农业大学以“24365”平台开通为契机,紧紧围绕用好“24365”的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进一步为毕业生提供全面的、精准的就业服务。

    一方面,学校持续扩大平台使用覆盖面。各学院在官网显著位置推送平台链接,通过微信公众号、就业主题班会等形式,推动广大师生认识、熟悉、使用平台。学校辅导员队伍和就业工作团队注册使用“24365”平台已经实现全覆盖;2022届6500多名本硕博应届毕业生中,已有4136人注册使用平台。

    另一方面,学校持续提升平台就业信息的体量和影响力。中国农业大学作为全国农林行业就指委秘书长单位,充分发挥行业就指委优势,汇聚更多岗位信息。面向2022届毕业生,依托平台举办全国农业及相关行业产业专场招聘会,联动国内42所农林高校,邀请520余家用人单位,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万多个,吸引毕业生一万余人。

    除了优质丰富的就业资源“一键直达”,平台还实现了毕业生从岗位搜索、简历投递到网上签约的“一站办理”。对高校就业工作人员来说,平台也实现了从千头万绪到融汇贯通的“一站汇总”。

    “过去核验用人单位资质需要大量时间,按1个单位5分钟计算,60个单位就需要大约5个小时,使用‘24365’平台后,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该校就业创业办公室工作人员李超表示。

    文⁄宋聪乔&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中国 农业大学 借力 信息化 手段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