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新东方发布考研年度报告,2022年考研报录比预计达3.8:1

    :2022年04月09日
    新京报

    针对大学生日趋强烈的升学意愿,金乃丽认为,工作起薪与学历挂钩成为大学生选择升学的驱动因素之一。

    七成以上的考生选择报考同级别或更高级别的院校,39%的学生认为自己备考时缺少有效的学习指导,2022年考研报录比预计达到3.8:1……4月9日,新东方发布《23考研年度报告》并联合艾瑞咨询共同发布了《2022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白皮书》。

    发布会上,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以下简称“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艾瑞研究院院长金乃丽等分享了自己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趋势的看法及观点,并解读了上述报告和白皮书的内容,为学生备考提供参考。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发表演讲。 新东方供图

    大学生升学意愿强烈、重视高含金量证书

    金乃丽具体解读了《2022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白皮书》的内容。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突破50%,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4.4%。

    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加背后,中国大学毕业生规模逐年攀升,就业竞争不断加剧。202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预计达1076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就业竞争加剧,在此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继续升学的意愿强烈。根据《2022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白皮书》中关于“2007—2019年中国大学生毕业去向”的调查数据,2007年,20%的大学生选择升学或拟升学,到2019年,则有33%的学生选择继续升学。

    针对大学生日趋强烈的升学意愿,金乃丽认为,工作起薪与学历挂钩成为大学生选择升学的驱动因素之一。与此同时,除学历外,大学生也重视高含金量证书等“求职硬通货”的获取,以求在未来赢得企业更多的青睐。根据此次调研,除了校内课程,大学生最看重的是四六级、职业资格证书、考研等课外考试,其次是参与实习兼职工作、发展爱好特长。

    而升学背后的学习备考并不是简单的事。调研显示,大学生备考时,有39%的学生认为自己缺少有效的学习指导,有33%的学生认为娱乐活动诱惑太多成为自己备考路上的阻碍。

    考研报名人数创新高,2022年考研报录比预计达到3.8:1

    新东方大学事业部考研项目总监李琳从2023考季考研趋势和考情分析两个方面对《23考研年度报告》进行了解读。

    据该报告,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57万,比2021年增长80万,同比增幅21%,报考人数创新高。同时,招生人数不断增长,2011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为56万,2021年达到117.7万,2022年预计达到120万左右。此外,报告显示,与2021年3.37:1的考研报录比相比,2022年报录比将达到3.8:1。

    根据此次报告的调研,七成以上的考生选择报考同级别或更高级别的院校。李琳分析,有将近30%的同学可能会选择看似比自己本科院校低一个级别的学校。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李琳称,部分学生为了提升“上岸”的几率,会选择比自己本科院校低一个层级,但专业排名更靠前的学校。

    “可以看出,考生整体上岸以及被录取的诉求越发显著。大家在择校过程中也变得越来越理性。”李琳说。

    俞敏洪为“Z世代”大学生支招

    活动现场,俞敏洪作了题为《Z世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趋势分析》的发言,并为“Z世代”大学生支招。据悉,“Z世代”一般指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的人群。

    俞敏洪回顾了自己的大学时代,并笑称自己属于“K世代”。他解释称,自己在1980年考上大学,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K世代”中的“K”便代指改革开放的“开”字,意味着这一时期中国在知识领域、经济关系等都由封闭走向开放。

    在他看来,自己大学期间,身边的同学普遍具有经济概念较弱、较缺乏个人意识、对知识有较强的追求等特点。而与此相比,“Z世代”大学生处于环境国际化、社会多元化、科技现代化、工作灵活化、竞争白热化的环境中,他们出生于市场经济活跃时期,对经济、财富等有更强的敏感性。同时,社会中的竞争加剧又导致这一代大学生焦虑程度更高,更看重知识的实用性。

    在俞敏洪看来,“Z世代”大学生面临着复杂环境和众多的诱惑。对此,他建议大学生把更多精力放在知识的学习上,但不要过度重视知识的实用性和使用性。同时,与大学同学建立友谊,并想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之路。

    “不管什么时代,一些本质性的东西不会改变,那就是成为一个值得被信任的人,做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俞敏洪说道。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以上 考生 选择 报考 级别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