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学校如何实施新版义务教育课程?刘可钦:为教师教学改革创造空间

    :2022年04月21日
    新京报

    要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引导教师走出“教材、考试、分数”的小天地,研究更宽广视域下的新的教与学方式。

    4月21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学校如何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国家督学、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原校长刘可钦建议学校重点要对课程内容、教与学方式、教师队伍建设等领域进行改革,提升学校实践转化力。

    刘可钦提出要增强国家课程的校本行动力,“学校要认真学习领会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以及省级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全面梳理分析本校在课程改革实施中的经验和问题,分析学校特有的资源和条件,研究制订落实国家课程的校本实践体系,进一步细化课程设置和学科育人目标。”

    同时,还要扎实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比如,针对各学科各行其是,形不成育人合力的问题,学校要特别注重结合这次增加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建立相应的课程研发机制,引导教师突破学科边界,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教研,进一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意义感和趣味性。

    此外,刘可钦指出,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教师教学改革创造空间。通过开展高质量日常教研,助力教师专业发展。聚焦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研究制定课程标准分阶段的学习和实践专题。要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引导教师走出“教材、考试、分数”的小天地,研究更宽广视域下的新的教与学方式,建立起符合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堂实践,走出一条扎根中国大地、面向未来的学校高质量发展之路。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4月 21日 教育部 行的 新闻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