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学前资源如何应对“三孩”政策?教育部:逐年做好入园需求预测

    :2022年04月26日
    新京报

    重点在农村地区、城镇新增人口地区加强幼儿园的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

    国家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对未来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提出了挑战。4月26日,在教育部“教育这十年”首场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指出,将逐年做好入园需求的预测,重点在农村地区、城镇新增人口地区加强幼儿园的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

    据悉,截至2021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学率已经达到88.1%。“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学前教育尚未实现全面普及,一些地方还存在大班额问题。学前教育资源总量,特别是普惠性资源还存在不足,随着三孩政策的落地实施,区域性、结构性资源矛盾问题会进一步凸显,这是我们的重要挑战。”吕玉刚指出。

    吕玉刚表示,教育部将以实施好“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计划为重要抓手,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切实满足适龄幼儿的入园需求,更好地服务国家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三孩政策落地实施。

    首先是做好入园需求的预测。“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必然对人口的出生变化带来影响。我们推动各地根据出生人口的变化,以及乡村振兴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逐年做好入园需求的预测,这对资源的配置至关重要。同时要及时修订完善居住区人口配套的学位标准。”

    在此基础上,多渠道扩大普惠性资源。吕玉刚表示,将推动各地根据需求的预测,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的保障机制,重点在农村地区、城镇新增人口地区加强幼儿园的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鼓励支持国有的企事业单位,包括军队、高校、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各种类型的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

    此外,吕玉刚强调,要逐步化解和消除“大班额”,实现“幼有善育”的目标要求。将把化解大班额作为推进县域普及普惠督导评估的重要指标,推动各地逐步通过扩资源、调结构,将大班额降下来,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办园水平和保教能力,逐步实现幼儿园班额的标准化,为更好地提高科学保教水平创造条件。

    文⁄宋聪乔&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国家 实施 三孩 生育 政策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