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就是说,从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最近,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就是说,从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一众家长们的关注,关于孩子做家务的话题也是一度冲上了各大平台热搜榜,对于新方案的这一变化,不少70后80后网友更是直呼:多年前的劳动课,如今又回来啦!
其实家务劳动对于我们这一代的家长们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我们小时候家庭条件普遍有限,很多事情包括家务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这也就养成了从小做家务的习惯。
但到了我们的孩子这一代,情况发现了一些变化,一方面是生活条件好了,借助一些便利的工具,家务活也相对没有以前那么繁重,不少有条件的家庭甚至还请了保姆;另一方面,现在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哪怕开放了二胎、三胎,但一个家庭里的孩子也就那么一两个,都是家里的宝,谁还舍得让孩子干活?这样导致现在不少孩子连煮饭做菜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会,这不免让人有些担忧。
家长们可别小看做家务这件事,这其实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美国蒙特梭利基金会理事长Tim Seldin就曾这样评价过做家务的重要性:教孩子自己动手做,无论是盥洗、穿衣、准备点心或倒饮料,都能协助孩子迈向独立之路。孩子在培养相当程度的独立时,也奠定了受惠一辈子的良好工作习惯、自律自重与责任感。很多实例也证明,想要孩子变得优秀,让其参加到家务劳动中是必不可少的。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做家务?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证实:不爱做家务的孩子与经常做家务的孩子相比,就业率仅为1/15,而犯罪率竟然高出惊人的10倍!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名誉教授Marty Rossmann也曾做过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幼年时期给孩子布置家务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持久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变得独立自主。
哈佛格兰特研究也发现,我们所希望的孩子成功,并不是来自于多早学了多少单词、参加多少辅导班等等,反而是来自于“让他们从小做那些看似琐碎甚至没用的事情,而且越早开始越好”。而这样的琐事,最简单的就是做家务。
在参与做家务的过程中,通过孩子亲身的实践,体会到家务活的不易,发展了自己的同理心,会更懂得尊重父母,也更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会逐渐明白,个人努力可以促进集体变得更好,既培养了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让孩子变得更加的独立自信,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度和责任感,这些都是孩子成人后在职场上的软实力。
说到底,生活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想让孩子成为有担当,会生活的人,不妨从我们身边的这些基础的家务活开始。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务清单
美国儿童教育家伊丽莎白·潘特丽,曾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设计出了一份《儿童学做家务年龄表》,不懂得孩子什么阶段该做什么家务的家长们不妨参考参考。
关于今天的话题,你还有什么想法吗?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