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国际编号34672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潘承洞星”!

    :2024年12月27日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1月4日,国际永久编号为346721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潘承洞星”。这是目前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发现并已经命名的第7颗小行星,也是山东大学第1颗以人物命名的小行星。

    11月4日,国际永久编号为346721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潘承洞星”。这是目前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发现并已经命名的第7颗小行星,也是山东大学第1颗以人物命名的小行星。

    ▲ “潘承洞星”发现日轨道图 ▲

    这份来自宇宙的祝福,遨游浩瀚,摘星揽月,饱含着山大人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与豪情。

    此次获得命名的“潘承洞星”,是由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一米口径赤道式反射望远镜经过大量长时间观测发现的。

    ▲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

    山东大学也是继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之后中国内地第三家具有小行星命名权的单位。截至目前,已命名威海星、山东天文星、山东科协星、玛珈星、济南星、青岛星、潘承洞星7颗小行星。

    ▲ 威海星轨道示意图 ▲

    长期承担小行星观测任务的,是来自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空间科学攀登团队实测天体物理课题组。

    ▲ 实测天体物理课题组 ▲

    小行星“身份”的确认过程相当漫长。2009年1月14日,胡绍明教授带领的实测天体物理课题组团队观测成员在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首次观测并发现了“潘承洞星”。彼时,它距离地球约2.18亿公里。后经大量跟踪观测,并进一步精确计算其轨道。2012年11月28日,国际小行星中心授予它346721永久编号。2024年11月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正式批复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提名该小行星命名为“潘承洞星”。

    从发现、授予正式编号,到获得永久命名,“潘承洞星”用了15年。

    现在,这颗穿越数亿年时空同我们相遇的星星,正以18.5千米/秒的平均轨道速度在小行星带上奔腾不息、流转光年,为潘承洞先生90周年诞辰送上一份来自宇宙的祝福。

    一种执着“追星”的浪漫,星汉灿烂,探物究理。

    海河辽阔,逐梦九天,从“威海星”到“潘承洞星”,一颗颗小行星的命名,见证着山大空天学科的不断进步,映照着“问天”人的执着与浪漫。

    2003年,山东大学携手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合作,共建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及空间科学与应用物理系。2007年,天文台建成并拥有了当时内地高校口径最大技术水平先进的一米口径赤道式反射望远镜。

    ▲一米反射望远镜 ▲

    ▲一米望远镜拍摄的涡状星系M51 ▲

    ▲天文台文登观测站50厘米口径赤道式反射望远镜▲

    迄今,实测天体物理课题组已通过该望远镜发现了20颗拥有永久编号和命名权的小行星,以及首个受YORP效应作用

    而自转减速的小行星,并将相关方法拓展应用至空间碎片的运动参数测定和形状反演,以服务国家应用需求。

    目前,实测天体物理课题组正在青海冷湖、新疆慕士塔格建设运行大视场光学望远镜进行巡天观测,开展时域天文和空间碎片观测研究。

    ▲青海冷湖观测站▲

    ▲团队成员在新疆慕士塔格安装设备▲

    未来,循天遁地的山大人将以科学目标为引领,以国家任务为导向,向未知前行、探新知之路,加速建成空天科技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端人才集聚区和原始创新策源地,成长为一支国家不可或缺的战略科技力量。

    (来源:山东大学 文/曹雅婷 任大勇  图/王政龙)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11月 4日 国际 永久 号为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