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发布了100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优秀代表和100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优秀代表名录。其中,江苏5名学子入选,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2018级周沁怡同学名...
近日,人民日报发布了100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优秀代表和100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优秀代表名录。其中,江苏5名学子入选,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2018级周沁怡同学名列其中。
拿奖到“手软”,离不开背后的努力
在本科期间,周沁怡除了认真学必修课专业知识,还进一步学习了《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有机分析》和《生理学》等课程,进一步了解了药物结构的相关表征方法,各种基础疾病的适配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和药物制剂的基本操作。
成绩与荣誉,是努力后最好的馈赠。本科期间,周沁怡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排名年级、专业第一,她还在2018-2021学年获得五次校级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三次国家奖学金,并获得江苏省“三好学生”、校“优秀共青团干部”、学院“院长奖章”等荣誉称号。在班级同学们的眼中,她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周”。
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与更多的同学交流学习
周沁怡在追求自我提升的同时,更希望用自己所学帮助更多的同学。在大二学期末,她主动加入南京理工大学乐学空间,成为了一名《高等数学》课程学导,结识了来自各学院的优秀同学们。周沁怡坦言,刚开始走出舒适圈一度让她很难适应,但是每一次与优秀同学交流的过程都会让她受益良多。她意识到,专业的不同中透着思维的共性,只有全盘了解才能找到最适合辅导同学的方法。
遇到更优秀的人能让她重新审视自己身上的不足,她开始接触新的领域,将自己的收获回馈给身边同学。这一年,周沁怡坚持为全校学生讲解《高等数学》课程疑难点,累计服务100余人次,服务时长超200小时。
新冠疫苗的上市让她确定了未来方向
基本的专业学习外,周沁怡对科研也怀揣着极大的热情。自大一下学期开始,周沁怡就进入课题组,着手科研。如今大四的她已经是国家级科研训练项目主持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二区期刊上发表论文三篇;作为项目负责人参加了第十七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一等奖……这些荣誉奖项的背后,都离不开她一点一滴的学术积累和日日夜夜的努力坚持。
2021年,新冠疫苗的上市更是让醉心于科研的周沁怡确定了未来的道路,她希望自己也能投身于药学领域的研究,怀着“以药愈人”的情怀去促使基础研究成果走向应用,致力于在靶向药物递送领域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和导师沟通后,周沁怡最终确定了关于胶质癌治疗的靶向药物给药系统这一研究方向。今年9月,周沁怡即将前往上海复旦大学药学院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她说:“希望用自己一生做好‘以药愈人’这件事,真正为祖国需要、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兰倩怡
记者 杨甜子
校对 王菲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