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危险!家中顶梁柱的“生命中枢”堵了!

    :2022年05月12日
    扬子晚报网

    今年49岁的朱先生(化名)是家中的顶梁柱。今年年初的一天,朱先生突发脑梗塞。在家乡医院检查结果提示:“生命中枢”——脑干供血的两根椎动脉情况不容乐观,其中左椎动脉由于先天发育不良,管径纤细,难...

    今年49岁的朱先生(化名)是家中的顶梁柱。今年年初的一天,朱先生突发脑梗塞。在家乡医院检查结果提示:“生命中枢”——脑干供血的两根椎动脉情况不容乐观,其中左椎动脉由于先天发育不良,管径纤细,难堪大任;右椎动脉已完全闭塞。而这根闭塞的右椎动脉正是导致朱先生脑梗塞的罪魁祸首!

    朱先生发病后曾辗转省外多家医疗机构,但因血管病变复杂、手术难度高等原因,血管一直没有得到开通,病因一直没有得到根除。平时因供血不足,常常发作头晕、走路不稳,备受折磨。

    偶然间,朱先生听亲戚朋友说起,脑血管病介入是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卒中中心的诊疗特长,而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施洪超带领的神经介入团队尤其擅长解决复杂疑难的脑血管问题。抱着一丝希望,朱先生入住了南京市第一医院河西院区神经内科。

    患者入院后,神经介入团队主任医师施洪超带领周峰副主任医师、王伟主治医师及吕金峰医师进行详细周密的术前讨论,制定了正向开通和逆向开通两套完善的手术预案。

    手术如期进行。当手术器械(微导丝、微导管)进入右椎动脉闭塞段时,发现情况比想象中复杂:朱先生右椎动脉闭塞是由于血管内膜撕裂脱落,堵住了正常管腔导致的,也就是俗称的“动脉夹层”。经反复尝试,微导丝始终无法正向进入正常管腔。时间在一分一秒流逝,主刀的副主任医师周峰考虑,如坚持正向开通方案,可能会使动脉夹层继续延伸扩大,导致手术失败。因此,他当机立断选择了难度更大的备选方案:逆向开通。在主治医师王伟的协助下,副主任医师周峰将微导丝从细小的侧枝血管进入右椎动脉,再小心翼翼地逆向推送,顺利通过闭塞段进入正常管腔。

    两位医生娴熟运用导丝交换技术、导丝导管对接技术扩张球囊、置入支架,一气呵成。朱先生的右椎动脉动脉顺利开通,供血立刻恢复正常。术后,朱先生头晕、行走不稳的症状明显好转,经过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陆敏团队的精心管理,朱先生2天后痊愈出院。

    据了解,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是国家卫健委五星高级卒中中心,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河西院区神经内科目前与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导管室通力合作,已常规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术及支架置入术,能解决各类复杂的脑血管问题,随时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

    通讯员 吕金峰  章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校对 李海慧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今年 先生 化名 中的 顶梁柱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