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时空观察:“双减”之下 提升劳动教育成效

    :2022年05月15日
    扬子晚报网

    日前,教育部新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将劳动课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独立出来,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一门独立课程。全新的“劳动课程”有什么不一样?究...

    日前,教育部新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将劳动课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独立出来,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一门独立课程。全新的“劳动课程”有什么不一样?究竟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来看记者的调查。

    【劳动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这是时隔11年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再次调整。教育部门表示,新标准是希望通过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根据新方案,今年秋季学期后,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劳动课程平均每周将不少于1课时,设置了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农业生产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十个任务群,学校可结合实际,自主选择。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教育教研员丁婧说:“在劳动过程中,孩子可以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与习惯,我们会认真地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的内容,结合我们江苏省的特色,充分发挥社会以及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打造出更好的江苏省的劳动教育实践。”

    记者调查中了解到,早在2003年,江苏就出台了《江苏省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在全国率先组织编写了从高中到小学的系列劳动教材。许多学校都开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比如,南京市双塘小学的美食生活体验课、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烹饪课、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分校的“上善农场”等。

    南京市双塘小学五年级学生王文欣说:“我会做黄瓜炒鸡蛋、炒土豆片,会下面条,也会做汤。”

    在淮安周恩来红军小学,“植美课程”已成为孩子们的一门“必修课”,学校专门开辟了占地400平米的种植园,由学生们轮流照料农作物,从小加强孩子们对农业的认知与劳作的能力。

    【家长:勿将劳动课变相成为家长作业】

    不过,面对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对于更多的学校和家长来说,还普遍存在着不重视劳动教育的心理,以及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等不足。因此,对于即将在今年9月“上新”的劳动课,不少家长和学生在期待的同时也表示出一定的担忧。

    学生家长王璐说:“对他们的自理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希望学校能够做好落实,保证孩子们的劳动课时,也不要布置品种繁多的课后劳动作业,最终变相成为我们家长的作业。”

    【专家: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劳动观】

    劳动教育是奠定人生成长的基石,将让孩子终身受益。在调查中,不少专家表示,劳动教育的开展并不局限于校内和课堂,一方面,要汇聚更多社会资源,保障新课标切实落地,更重要的,是全社会要抓住劳动课上线的这个契机,勇于让孩子实践,给他们创造机会,在日常的生活中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

    江苏省人大代表、淮安周恩来红军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管晓蓉说:“推动劳动课程是继‘双减政策’实施后,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形成支持机制。”

    南京外国语学校通用技术教研组长居月霜说:“一些家长也要改变自己的观念,不要过多的承包孩子们的事务,孩子自己的事情就应该自己做,在劳动中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另外,我们劳动课也会更加关注生活,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孩子们在做中学。”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王尧、龚俊杰 淮安台、常州台报道)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日前 教育部 印发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劳动课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