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教育部: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五成,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

    :2022年05月17日
    新京报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

    5月17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系列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称,十年来,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

    会上,吴岩公布了一组数据: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提高了27.8个百分点。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全民族素质得到稳步提高。“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吴岩介绍,截至2022年2月底,我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5.25万门,注册用户达3.7亿,已有超过3.3亿人次在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世界第一。共认定8031个国家级、863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遴选认定首批3559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全面启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在77所高校布局建设288个学生培养基地。

    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全国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3万余门、在线开放课程1.1万余门,聘请17.4万名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专兼职教师,超过1000所高校的139万名大学生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同时,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持续增强,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高校承担。

    在新工科建设方面,吴岩介绍,累计实施1457项新工科项目,支持1100多所本科院校与近800家企业合作立项3.7万项,企业提供经费及软硬件支持约112亿元。推进建设28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11个一流网络安全学院、50个现代产业学院、33个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首批12家未来技术学院,推动工程教育深层次变革。

    新农科建设方面,设立首批407个新农科实践项目。建成36门耕读教育相关国家级一流课程,打造建设了184个耕读教育实践基地。支持48所高校开设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高质量培养种业创新人才。

    新文科建设方面,面向22个选题方向设立1011项新文科项目,新增三千余个文理、文工等学科交叉融合专业点。在29所高校设立70个文科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加快涉外法治、国际传播、国际组织等相关人才培养。

    吴岩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265种新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目前目录内专业771种;新增本科专业布点1.7万个,撤销或停招1万个,“人才培养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适应度明显增强。”

    投入方面,吴岩称,“十三五”期间,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7亿元,实施“一省一校”和“一校一案”,“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每年每校由中央财政支持约1亿元。深化对口支援工作,119所部属和东部高水平大学参加支援103所中西部高校。

    此外,与相关部委、大型企业、地方政府新增共建高校151所。首批“双一流”共建各地政府投入建设资金总计超660亿元,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在“十三五”期间获得经费总计超1000亿元。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5月 17日 教育部 召开 教育这十年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