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共话高校黄河文化育人体系建设,第七届区域产业质量高峰论坛召开

    :2024年12月30日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2月20日-21日,第七届区域产业质量高峰论坛暨第二届高校黄河文化育人体系建设论坛在山东省济南市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由聊城大学主办,山东省城市文化研究会、山东省学校黄河文化传承指导中心承办,旨在响...

    12月20日-21日,第七届区域产业质量高峰论坛暨第二届高校黄河文化育人体系建设论坛在山东省济南市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由聊城大学主办,山东省城市文化研究会、山东省学校黄河文化传承指导中心承办,旨在响应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促进黄河流域高校、科研院所间的文化教育交流,推动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本次论坛聚焦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探讨黄河文化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论坛得到了来自省内外各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来自黄河流域九省(区)的2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及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黄河文化育人体系建设的新方向、新方法。

    大会开幕式上,山东省教育厅、聊城市政协等部门领导以及聊城大学副校长李华峰发表致辞,强调了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性,指出在新时代下要全面推进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一步提升高校的育人质量。

    作为论坛的重点环节之一,黄河文化课程虚拟教研室的成立备受瞩目。虚拟教研室的成立标志着黄河流域高校在黄河文化育人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教研室将整合黄河流域高校的教学资源,推动跨校合作与交流,促进黄河文化课程的共享与共同开发。该平台不仅为黄河文化的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也为各高校开展黄河文化教学实践搭建了重要平台,助力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

    论坛期间,第二届高校黄河文化育人体系建设论坛和第七届区域产业质量高峰论坛两大平行分论坛同步举行。与会专家围绕“黄河文化融入人才培养体系”“黄河文化的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等主题进行了深度交流。来自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作家协会、青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河南大学等13所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学者在论坛上作了主题报告,深入探讨黄河文化在高校育人体系中的作用和新时代下黄河文化教育的新路径。

    本次论坛不仅为黄河流域的文化传承和教育创新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也为区域间的合作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讯员 孔亚)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12月 20日 -21日 七届 区域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