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批高考改革试点省市,上海市已100%实现普通高中走班教学常态化实施。
7月5日,在教育部召开的发布会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振峰介绍了上海普通高中教育十年改革发展成效。杨振峰介绍,上海全市高中100%建有创新实验室;作为首批高考改革试点省市,上海市已100%实现普通高中走班教学常态化实施。
杨振峰表示,十年来,上海积极推动普通高中教育从“分层发展”向“分类发展”转变。从校舍建设、空间装备、信息化设施、师资队伍、课程教学改革五个方面,确保全市高中学校建设质量底部提升和整体均衡。全市高中100%建有创新实验室,一大批高中成为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
投入方面,2012年至2021年,上海全市普通高中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共873亿元,2021年生均经费为5.9万元,较2012年增长85%。
同时,上海全市连续实施两轮“特色普通高中三年行动计划”,设立市、区两级共90多所特色涵盖15个门类的项目学校,至今已评估命名17所市特色普通高中。
上海市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面作出探索。杨振峰称,依托上海中学等4所高中持续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验,同步在22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2个区和1个学联体推动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践研究。
同时,上海作为首批高考改革试点省市,以高考改革和评价改革撬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上海市出台了《加强生涯教育的指导意见》,确保全体高中学校100%开设生涯课程和生涯规划指导服务,积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自主发展。
在此背景下,上海市普通高中常态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探索形成“大走班”“中走班”“小走班”三种走班模式,100%实现普通高中走班教学常态化实施,确保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自由选择等级性考试学科组合。
另外,上海市全面落实综合素质评价,建设综评信息管理系统,并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毕业的必要条件和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并明确将社会实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课程体系,规定高中学生社会实践不少于60学时,建立多部门协同的“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制度,在市、区两级共设立87.4万个社会实践岗位。
此外,杨振峰称,上海市普通高中强化学生研究性学习经历,基本实现“人人有课题”,全市配套开发了研究性学习自适应学习平台和第三方认证平台,80%以上的学生通过平台开展课题研究,完成课题专家认证。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