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助力乡村振兴,首都高校百支实践团队奔赴119个乡村开展实践

    :2022年07月15日
    新京报

    实践团队以文化兴农、科技支农、卫生惠农、智慧助农等,助力乡村发展,投身乡村振兴战略。

    7月15日,记者从北京市教委获悉,今年6月启动的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有了新进展,经高校选拔推荐、专家集中评审,来自北京高校的100支实践团队入选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他们将利用暑期时间,奔赴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119个乡村开展实践,以文化兴农、科技支农、卫生惠农、智慧助农等,助力乡村发展,投身乡村振兴战略。

    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是2022年北京教育系统“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主题教育活动之一,旨在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深入乡村一线、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自活动启动以来,各高校积极开展校内遴选推荐,共计48所高校的187支团队参加市级评选,实践内容涵盖文化乡村行动、科技乡村行动、卫生乡村行动、法治乡村行动、美丽乡村行动等方面。最终,100支团队脱颖而出。他们中有的用生物炭缓释肥助力生态农村建设;有的用垂直植物速生技术赋能现代农业;有的用数字创意推动乡村文化传播;有的用专业知识建设法治示范乡村;有的用园林艺术手法打造乡村绿化景观;有的把首都三甲中医院搬到农民家门口……接下来,各高校将精心组织师生上好这堂“行走的大思政课”,通过开展宣传展示、总结评选和成果转化等,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投身乡村振兴的干事热情。

    aiqing2022715162853582117_1.jpg

    aiqing2022715162853582118_1.jpg

    aiqing2022715162853582119_1.jpg

    aiqing2022715162854582120_1.jpg

    aiqing2022715162854582121_1.jpg

    aiqing2022715162854582122_1.jpg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高校围绕服务国家和首都发展,创新开展红色“1+1”基层党支部共建活动,首都高校的万余个学生党支部参与共建活动,发挥高校专业优势,参与新时代首都建设,高校学生党支部和农村基层支部共同实现了党员受教育、支部得发展、群众得实惠的工作目标,广大青年学子也为首都“美丽乡村”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精心推出“双百行动”计划等项目,每年组织100个青年教师社会调研团、100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团(简称“双百行动计划”),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社会调研和社会实践活动,为首都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提供科技、智力和人才支持,产生了一批优秀成果。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7月 15日 记者 北京市 教委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