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何引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优良的家风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说到家风,它听起来可能有些抽象,那么如何将其变为可感知可操作的内容?优良的家风又应该...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何引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优良的家风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说到家风,它听起来可能有些抽象,那么如何将其变为可感知可操作的内容?优良的家风又应该如何营造?
对此,教育专家纪大海提出“校风牵手家风”,通过家校协作来建立新型家校关系,营造优良家风,用学校的文化氛围和价值主张去影响家庭,从而帮助家庭构建家风文化。
学校文化能够成为家风建设的重要支撑
“在一个社区当中,学校是主流文化的代表,也是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所以我们主张‘校风牵手家风’,用学校的文化氛围和价值主张去影响家庭,帮助家庭构建家风文化。”纪大海表示,家风很难自然而然地形成,大部分都需要外力的引导,比如文化、舆论,其中学校文化就是一种很好的外力,它能够成为家风建设的重要支撑。不仅如此,学校和家庭之间有一条天然的纽带——学生,这也是校风能够影响家风的一个重要条件。不过纪大海强调,用校风去影响家风并不是要把学校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家庭,而主要是用文化去倡导家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习惯养成等。
具体来说,纪大海认为家风的内容应包含家训、家规、家庭公约和家庭手册等。其中,家训是指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的理念表达,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一种核心观念;家规是指家庭成员之间要遵守的具体规则,其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不是一成不变;家庭公约是指家庭成员达成共识的制度,能够有效监督家规的实施,并且能够给予家庭成员一种仪式感;家庭手册也可以称为家庭生活百科全书,除了包含以上家训、家规等内容,还可以有安全知识、生活常识等,甚至可以制定家庭生活的正面和负面清单,例如正面清单可以有“多沟通、少打骂”“多倾听、少误解”“多陪伴、少放任”,负面清单则可以列举一些家庭成员不能做的负面行为,例如“说脏话”“差良习”“多暴力”等等。
纪大海说,家风的内容一定是具有正向性、积淀性、传承性、内驱性和迁延性的。
成立项目组发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家风建设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校风牵手家风”应该如何落地呢?
对此,纪大海介绍,学校一般会牵头成立项目组或者课题组,并联动相关教育专家、行政部门等,发动各方力量参与进来。在制定正式的实施方案以前,学校还会广泛进行家庭教育的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邻里走访等,并得出调查结论,了解学生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给出家风引导。
如何营造优良家风?教育专家纪大海:家校协作或可解题
© 由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提供
新都区家校共育讲师培训会
不仅如此,纪大海表示,在整个过程中,学校还需要做出足够的仪式感,比如确定好家训、家规等内容后,家庭成员要一起宣誓承诺,共同遵守。对此,成都市新都区还举办了家风叙事大会,在首届叙事征文活动中,共计收到征文700余篇,经专家组评审,共遴选出优秀作品152篇,并特邀3位老师、4位家长和4名同学现场讲述了他们的家风故事,再现孝老爱亲、廉洁持家、诗书传家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新都区首届家风叙事大会
新都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新都区联合四川创新教育研究院以“校风牵手家风”开展了一系列实践研究,2020年9月,新都区选择城市、新城镇、农村等不同类型的5所学校创新开展“校风牵手家风”行动,2022年6月,又将实践成果输出,推广到全区13所学校,形成了“1+2+N”区域指导模式,提升了学校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推动了家庭良好教育风气的形成。
据介绍,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新都区5所样本学校现已在“控手机”“说脏话”“欠沟通”“无计划”“欠良习”“重平衡”等方面对家庭教育进行了深入指导,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策略。
红星新闻记者 张瑾 图据新都区教育局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