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1日)起,由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发布的 首批中小学数字教材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国家标准包括《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出版基本流程》、《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和《数字教材 中小学...
今天(11月1日)起,由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发布的 首批中小学数字教材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国家标准包括《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出版基本流程》、《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和《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按照新标准的要求,数字教材中 单一视频的时长有“限制”,其中小学阶段不超20分钟,中学阶段不超25分钟,且 数字教材应“凡编必审”。一起来看↓↓
数字教材质量检测从严
有着更高的出版质量要求
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教材本身的属性决定了它与政治经济等国家大事有直接关联,数字教材作为我国教材建设工作中的一部分,也被纳入成为了教材创新工作之一。因此,对于中小学数字教材的质量检测工作必须从严。
《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对教材质量提出有效性、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四项具体要素,并且按顺序检测。 每个要素的检测符合质量要求时,则执行下一个要素的检测,如某一要素经检测不符合质量要求,直接结束检测。
《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提出,数字教材不应出现数据损坏、异常报错、无法打开等情况。同时,对 差错率进行了严格要求。其中, 文字差错率应≤0.0025%,而图片、图像、音频和视频的差错率则应均≤0.005%,且交互内容无逻辑差错,无重大内容错误。
注重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对“看得清”进行了详细规定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青少年近视问题。2022年3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标准《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正式实施。
为了青少年近视防控,《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也对数字教材能否“看得清”进行了详细规定。 例如:
个人学习终端显示设备上
义务教育一、二年级文本的正文内容,字的显示尺寸最大,要 ≥16P字的印刷效果,且 正文行空≥5毫米;而 义务教育五至九年级、高中文本正文内容,字的显示尺寸要 ≥12P字的印刷效果。
教室大屏幕显示设备上
在教室大屏幕显示出的数字教材,字更大、字间行空也更大。其中, 义务教育一、二年级文本的正文内容,屏幕显示效果要 ≥28P字; 义务教育五至九年级及高中阶段文本正文内容,屏幕显示效果则要 ≥21P字。
(注:P—point,1P≈0.35mm)
不仅如此,除了历史资料性的图片、图像外,数字教材中的图片、图像显示分辨率应不低于720像素,且不存在明显畸变、模糊等严重失真问题。视频画面要求质量清晰、无明显的画面闪烁、抖动、卡顿、过亮或过暗等现象。
新标准特别对视频时长进行了限定。其中, 单一视频的内容时长小学阶段不超过20分钟,中学阶段不超过25分钟。
拥有法定出版发布步骤
数字教材“凡编必审”
不同于一般出版物,中小学教材有法定的特殊出版流程要求。为此,《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出版基本流程》提出, 审核与 审定是中小学数字教材正式出版发布前应进行的法定步骤,也是保障数字教材政治性的必要流程, 数字教材应遵循“凡编必审”的基本原则。
一图看懂
“首批中小学数字教材国家标准”
⬇⬇
来源:首都教育,部分素材综合自新华网、人民网、央视新闻、北京日报、市场监管总局新媒体账号等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