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教育国际交流》创刊,系国内首本国际交流与合作类公开出版杂志

    :2023年01月11日
    新京报

    由内部发行改版为公开发行后,《教育国际交流》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国际性三大特点。

    “总结经验,宣传案例,携手创办国际教育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知名期刊,为推动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传播力作出更大的贡献……”1月11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举办《教育国际交流》创刊新闻发布会。该杂志是我国教育领域第一本公开出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类杂志,创刊号于2023 年1月正式与读者见面。

    《教育国际交流》创刊号封面。新京报记者 罗艳 摄

    《教育国际交流》总顾问翟博介绍,该杂志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杂志前身系2009年创办的内刊《国际教育交流》,由内部发行改版为公开发行后,《教育国际交流》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国际性三大特点。

    专业性即不同于综合性研究期刊,不同于教育研究期刊,不同于国际教学类期刊,不同于指导工作的期刊;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其主要关注领域。综合性和国际性即杂志将广泛介绍国际教育最新的前沿动态和思想理念,并传播到国内;同时把中国教育的智慧、方略及方案推进介绍到国外。“所以它的特点非常鲜明,是一本有独特优势的期刊。”

    翟博谈到,根据杂志定位,基于协会资源,《教育国际交流》的未来规划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把握好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传播好国际教育最新的前沿动态,讲述好中国教育的故事,融通中外。二是坚持高质量发展,既向国内外专家学者、国际组织官员约稿,做到“高大上”;也宣传基层的各级各类教育经验,做到“接地气”。三是坚持市场化工作。四要加快数字化进程。

    此外,公开发行后,杂志的读者范围将扩大,除高校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国际交流等领域读者都是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对象。

    “我们现在有1000多个会员单位和16个分支机构,教育外事工作者都是我们覆盖的对象,希望这本杂志能够对他们有借鉴意义。”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宗瓦说道。

    记者注意到,创刊号的目录涵盖了特稿、高端访谈、前沿观察、留学广角等共16个栏目。宗瓦告诉记者,如何让文章更好彰显学术性,是未来工作的一个挑战。

    发布会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刘锦谈到,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在大变局中前行,要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教育合作伙伴关系,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教育国际交流》将成为教育对外开放很好的交流和宣传载体,为建设教育强国添砖加瓦。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生建学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杂志能够依托各新设栏目积极引导国际间教育合作交流,解读最新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的法规政策,分析出国和来华留学的趋势等,在服务教育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总结经验 宣传 案例 携手 创办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