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人大代表张革:建立“教育、科技、人才”融合机制,推动教育发展

    :2023年01月15日
    新京报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张革表示,这是加速“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融合的具体举措,建议要畅通渠道,建立三者融合的机制、工作平台,进一步加大校内综合改革,推动教育...

    1月15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支持企业与在京高校院所共建产教融合基地、特色研究院、交叉学科实验室,加快培养高精尖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对此,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张革表示,这是加速“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融合的具体举措,建议要畅通渠道,建立三者融合的机制、工作平台,进一步加大校内综合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现代化。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张革。 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报告中较大篇幅强调了“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内容,包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全面增强首都人才凝聚力四个方面。

    张革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摆放在一起,将教育从原来的民生角度,放在了战略和支撑的地位,“在科技创新的主体上,如何进一步加强教育、科技和人才的深度融合,是大家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问题。”

    张革认为,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企业与在京高校院所共建产教融合基地、特色研究院、交叉学科实验室,加快培养高精尖产业急需紧缺人才。”这就是一个三者融合的重要路径,解决了“‘教育、科技、人才’应该放在哪”的问题,“在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过程中,要在创新主体、创新过程中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这就是一个渠道。”张革说道。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在2022年12月14日,京港双向投资的京港国际文化教育示范区项目在第25届京港洽谈会上签约,便是以教育文化科技融合为亮点,探索高质量国际教育新模式,助力国家教育发展。

    张革认为,教育应该主动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已经把教育放在战略和支撑的地位,高校应主动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支撑的过程中去开展教育改革,推动教育自身的发展。

    “高校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国家、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面向人才培养的需要,这是一个大的转变,在服务和满足发展需求的同时,使自身得到发展。”张革同时表示,这也对政府的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与在京高校院所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中有机结合,是未来要思考的问题。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1月 15日 北京市 第十 六届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