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真正的法官到底是什么样的?”新京报小记者探访朝阳区人民法院

    :2023年02月08日
    新京报

    一位小记者表示,自己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校园欺凌的知识,如果今后遇到了校园欺凌行为,一定会选择告诉父母和老师。

    起外号、索要财产、要东西,这些都是校园欺凌吗?真正的法官到底是什么样的?带着这些疑问,新京报小记者们探访法院,走近生活中的法官。

    1月18日,新京报小记者们来到了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实地走访。徐悦是朝阳法院综合审判庭副庭长,从事民事审判工作28年,她给小记者们详细讲述了什么是校园欺凌、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要及时报告,依法维权,遇到校园欺凌不要害怕,要勇敢地说不……”徐悦告诉小记者们,当被欺凌时,首先要冷静面对,不要怕。其次,要找到附近能够帮助你的人,第一时间一定要告诉你的监护人或者老师,避免再次出现校园欺凌。

    在提问环节,小记者们纷纷提出问题,徐法官耐心地回答每个问题。“我小时候本是想做老师的,但时代选择了我,我选择了职业,便成了法官。”她认为,当上法官后,印象最深刻的是保障了当事人权益时的成就感。

    新京报小记者争相提问。曹璐 摄

    徐悦讲到,法官在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时候,如同医生给病人看病,需要对症下药,要查明事实,并且依据现有的法律规定,进行处理。不少小记者都好奇“真正的法官到底是什么样的?”。徐悦说,法官是很忙碌的,平时上班的时间大都用来开庭,只有晚上的时间来撰写文书。曾经有一个案件特别复杂,陆陆续续一共开了13天的庭,裁判文书写了100多页。

    最后,新京报小记者们依次穿上法袍,坐在“审判长”的位置上,举着法槌,体验了一番当审判长的感觉。徐悦打趣道,并不是所有法律工作者都有机会穿法袍,小记者们可要好好珍惜这次机会。

    这次活动让多位小记者印象深刻,一位小记者表示,自己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校园欺凌的知识,今后如果遇到校园欺凌行为,一定会选择告诉父母和老师。

    新京报小记者陈美佳(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附属实验小学)

    方家萱(北京市史家小学)

    韩知璇(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附属学校)

    李雨涵(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田雨菲(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杨仁山(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外号 索要 财产 东西 这些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