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韩鲁佳:支持高水平涉农职业院校探索本科专业建设

    :2023年03月08日
    新京报

    政协委员建议,优先支持高水平涉农职业院校开展本科层次现代种业、智慧园艺、智慧养殖、智能农装等专业建设。

    “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竞争的制高点。”3月8日记者获悉,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工程学院院长韩鲁佳带来关于加大支持力度、办好职业院校智慧农业专业群的建议。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韩鲁佳解释称,智慧农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全链条生产要素深度融合,具有更高资源利用率、更高劳动生产率和更好从业体验感的现代农业新形态。

    她进一步指出,智慧农业作为新技术变革下的多学科交叉新专业,对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和能力素质均提出了全新要求。

    韩鲁佳调研发现,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智慧农业人才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人才培养规划滞后、定位低,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新发展需要;二是投入严重不足,实训基地条件、师资队伍专业技能匹配度不高,难以做到与产业同步甚至适度超前发展。

    韩鲁佳提出,着力增强涉农职业教育适应性。“要培养既懂农业又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会种地而且‘慧’种地的智慧农业实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更长学制。”她建议,以智慧农业专业群建设为发力点,优先支持高水平涉农职业院校开展本科层次现代种业、智慧园艺、智慧养殖、智能农装等专业建设,提高办学吸引力和人才培养定位。

    同时,韩鲁佳提出,面向国家粮食和农业主产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等,统一规划招生、培养和使用,实施单考单招、定制培养、政府买单、定向就业,加快培养“用得上、留得住、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

    韩鲁佳进一步分析,智慧农业职业教育专业性强、应用场景多元、实操性技能要求高,同时智慧农业设备高端、一次性投入大,如大马力拖拉机、采棉机、育种专用播种收获机单价均为上百万元,办学成本相对较高,而农业企业规模小且分散。

    对此,她建议,加大办学经费投入,增强涉农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能力。紧跟新技术、新装备迭代步伐,加快提升智慧农业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和吸引力,优先保障和支持智慧农业基础实训平台需要。

    此外韩鲁佳建议,国家、地方政府、职业院校与产业赋能,重点建设好面向不同智慧农业应用场景的专业化、综合性实训平台和实习基地;加强产教协同培养、普职对口支援,提升涉农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数字化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一体化设计和开发与产业适配的专业精品课程群、在线教学资源库和案例库,提高涉农职业教育供给精准度。

    文⁄宋聪乔&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智慧 农业 未来 农业 竞争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